(文化)端午节的由来
本篇文章1143字,读完约3分钟
农历五月,按照农历十二地支的顺序,属于午时,也叫午月。端午节是指五月初五,也就是农历五月初五。
中国古代的四大节日,中秋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都是建立在尊重世界和自然的前提下的。每个节日都有自己明确的内涵和具体的方向。
中秋节是一个丰收节,向月亮致敬。中国的天文历法包括阳历、阴历和阴历。阳历是地球绕太阳运动的时间规律,阴历是月亮绕地球运动的时间规律,阴历是阴阳结合。阴历12个月有353天,354天,355天,与北回归线相差11天左右。通过设置闰月来补充,形成“农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元年,新历法颁布,“闰”开始。汉代中秋节是秋分的日子。唐朝以后确定为农历八月十五。
春节是农历新年,向太阳致敬。在观测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时,古人把北回归线的“第一天”锁定在“冬至”,也就是天文概念中的“元旦”。周历,周朝的历法,将冬至所在的月份定义为一年的第一个月。商朝的历法,李因,是十二月的第一个月。颛顼历,秦朝的历法,是农历十月初一。西汉建立后,继承秦制,实行颛顼历,直至汉武帝元年(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104年)。汉武帝颁布太初历法后,将农历一月定为“正月”,正月初一为新年的第一天。
清明以风命名,清明风为东南风。清明节是一个祝福的节日,也是一个环保的节日,尊重祖先,追求祖先。古人对四季不同方向的风命名,从冬至开始每隔45天改变风向,古代称之为“八风”。冬至到立春是东北风,称为“条风”;立春至春分是东风,故称“风”;从春分到长夏,是东南风,叫“清明风”;长夏至夏至,为南风,称为“经风”;夏至至立秋是西南风,称为“凉风”;从立秋到秋分,是西风,称为“呵呵风”;秋分到立冬是西北风,叫“坏风”;从冬天开始到冬至,是北风,被称为“光墨风”。清明风从东南吹来,大地天气晴朗,万物欣欣向荣。“现在一切都干净利落了。”。
古人详细观察天地。端午节的“中午”是一天中11点到13点之间最热的时候,最热的季节是一年中农历的第五个月。农历五月,有两个节气,“忙中”和“夏至”,中间是端午节。夏至不是夏天的到来,而是夏天的极致。“也是月,日久,阴阳争鸣,死者生者分”(《礼记·月令》)。这一天,一天中时间最长的是“阳极”。中国哲学讲究辩证法,“负变”隐藏在“阳极”中。这一天,殷琦开始从地心升起,被称为“一阴”,“一阴生于夏至,阴行而阳归”(《周易正义》)。汉代《淮南子·田文训》把农历五月概括为“阴生于午,故五月为小刑,、麦、皆干”。“夏至阴天”,五月荠菜、小麦、葶苈子等植物变黄。
农历五月,长江流域是雨季,多雨,湿热,容易发霉。黄河流域出现害虫,北方最怕干旱,而干旱是害虫。自汉代以来,端午节就一直举行。在今天很多地方的民俗中,还是有相关的传统,比如门前挂菖蒲、艾草,喝雄黄酒。
标题:(文化)端午节的由来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