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森林号子是长白山的魂”
本篇文章1151字,读完约3分钟
著名文化学家冯骥才说:“每到过年,全家团圆。我知道路上有一个人。他就是曹宝明,东北很多文化都被他拯救保护过。”今天我们《谈论长白山》节目的主角是冯骥才写的曹宝明和他写的《长白山森林之歌》。通过书中的故事,浓缩了生命,诠释了长白山人在森林之歌的指引下团结奋进、与时俱进、勇往直前的精神。
卧病在床治疗的曹先生在《论长白山》中不能客串,于是忍着痛对着镜头告诉我们:“长白山林号声是长白山的古音,他传达的是历史的声音,是长白山的古音!在这迷人的声音中,我们从远古走向了未来。”
“挂了,嘿哟!站起来,嘿嘿!去吧,嘿哟!前面小心,嘿嘿……”这首浑厚的森林歌曲来自长白山森林工业文化园。这时,曹先生正和长白山的老伐木工人一起干活,扛着五米多长的圆木。八个人跟着森林宋松的声音,整齐地走着。悠闲的木头分担着他们肩上的压力,就像伐木工人举起木头的场景。这是今年中秋节的第二天,记者看到了这一幕。
当我放下木杆休息时,70岁的曹先生激动地说:“举木呐喊军号使我心潮澎湃,森林军号又把我带回最古老的归宿,那是文化的归宿,同时也是人的一生的归宿。长白山文化是我心中的感觉,这种感觉让我有了家的感觉。50年来,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林业。今天,我重温了过去和工人们一起劳动的场景,让我回来了。我心中的家。”
后来曹先生在森工文化园看着眼前历历在目的老物件,激动不已。在老伐木者的陪伴下,他从东到西重温了长白山的森林文化,包括锯子、斧头、雪橇、铁链、举木粗棍等等。曹先生一边走,一边和老伐木工人谈论过去。曹先生称整条路为“沿着故事走”。他称赞森林工业文化园科学完整地保存和记录了长白山的森林文化。曹先生指着一辆载树的红色拖拉机说:“长白山早期,人们用马爬雪橇,根本没有拖拉机。这是后来林业工人使用的“铁牛”。但不管是拖拉机还是马爬犁,都需要抬木工才能抬木头。只要提起木头,就离不开森林之角。”正因如此,森林昵称流传了几千年,是长白山森林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木垛、磨盘、方锯、维修间等。,每次走过一个地方,曹先生都会把这些物件的功能介绍过去:“源远流长的技术是人们几千年来创造的经验,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特别是森工文化园的提木人雕像,造型非常独特,把每个人的表情刻画得极其生动形象。他被雕像上人的神态细节所吸引:“这些人是当年长白山人的形象。你看他们每个人都充满了力量,坚强不屈。”站在他旁边的老人马汉补充道:那时候,他们都是一家人,半年都在搬运食物和马饲料。这是长白山人最真实的写照。“在这里,林歌记住了大森林的记忆,凝固了长白山文化,是人类千百年来在长白山采伐过程中形成的精神。
改革开放40年来,他用脚量圣山的圣水,用笔和纸写了100多部作品,记录了长白山的民俗风情。他说林歌是长白山的灵魂。
标题:(文化)“森林号子是长白山的魂”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文化)非遗传承发展保护是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