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非遗传承人须练好“嘴皮子”
本篇文章948字,读完约2分钟
“汉服是我们汉族的传统服饰。欢迎同学来我的摊位了解汉服……”“我是河阳县粉花的代表性传承人。欢迎同学们一起在我的摊位前捏面粉花……”近日,由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联盟组织的非遗校园活动在xi安3507小学举行。不同于一般的互动模式,活动一开始就有10多位有代表性的传承人依次走上大平台,用带有地方口音的普通话向所有学生介绍自己的非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热情介绍赢得了阵阵掌声。从现场来看,这种“嘴皮子功夫”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值得肯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仅仅是技能的传承,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为了让更多的人对非遗产学生感兴趣,对非遗产项目及其背后的传统文化有深刻的理解,除了展示独特的技能和传授技巧之外,还需要充分发挥语言的感染力。因此,非遗传的代表性传承人要勇于并善于表达,用“口惠而实不至”来帮助非遗传的传承和发展。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无论展板有多好,都不如代表性传承人“亲力亲为+动口”。客观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普遍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普遍存在“精而轻言”的现象。在我看来,代表性传承人应该勇于公开表达自己,而不是担心自己缺乏表达能力。事实证明,很多有代表性的传承人夹杂着带有地方口音的普通话语调,对于缩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受众的距离有很大帮助。
对于非遗产技能的研究,准确的表达和理解是代表性传承人不断提高技能、创新产品不可或缺的。事实上,在陕西省文化旅游厅和陕西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非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研究培训项目的培训课程中,公开表达和书写经历已经成为“必修课”。每个学生都需要在培训班上多次公开表达自己对项目的认知和理解,以提高学生准确表达的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建立合作关系。
对于“非遗+旅游”和“非遗+文化创作”的融合发展,诠释艺术魅力、讲好非遗故事、开展跨境合作也离不开一定的语言表达。
非基因遗传不仅仅是代表传承人的事,更是技能本身的遗传。它是建立在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广泛合作的基础上,与当代生活不断交叉的融合传承。对此,除了得到相关专家和非遗产保护工作者的认可外,有必要让代表性传承人通过“直截了当”的方式,扩大项目传承与发展的“朋友圈”。在促进更好地保护和发展非遗产项目时,不应忽视不断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秦毅)
标题:(文化)非遗传承人须练好“嘴皮子”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