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夏衍: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炼
本篇文章963字,读完约2分钟
“上面的石头再重,再窄,肯定是曲折的,但它会顽强地刺入地面,它的根会钻入泥土,它的芽会挺立在地面上。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夏衍写道:“种子不会落在土壤里,而是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永远不会悲观叹息,因为有耐磨炼。”
这篇散文《野草》写于1940年。当时大面积土地沦陷,日寇极为嚣张,悲观情绪蔓延。主持《王久日报》编辑工作的夏衍写下了这篇呼吁性的《野草》,表达了他对黑暗现实沉重压力的蔑视和对人民力量的信任。
“有耐磨炼”,这也是夏衍这一代作家的精神写照。
《融合中的创作:夏衍与中外文化》写道:夏衍这一代作家要么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要么直接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为了探索民族文化的新路,大部分要么去日本旅游,去欧美留学,要么去过苏俄,受到过外来文化的影响和浸淫;他们回国后创作最轰轰烈烈的阶段,恰好是民族民主革命最尖锐、民族文化发生剧变的时代,他们的所有创作都打上了这个时代的烙印。
中国作家网的一篇文章说: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夏衍翻译的文艺书籍近20种,翻译的总页数超过500万字,这在当时知识分子集中的上海是罕见的。由于在翻译方面的突出成就,夏衍得到了左翼作家的认可,并与鲁迅等七人一起被选为“左联盟”执行委员。
当时,夏衍翻译了高尔基的《母亲》,得到了鲁迅的充分肯定。
他也是中国报告文学的先驱。
“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暖,没有希望...没有法律,就没有人性。20世纪有大量尖端的技术、机械和系统,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忠实地为这一制度服务。夜,静如死夜!然而,黎明明的到来终究是不可抗拒的。Solo警告美国人小心枕木下的尸体,我也想警告一些人小心呻吟纺锤上的鬼魂!”
这段话引自夏衍的《债役工》。
《保税工人》是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的代表作。为了观察债役工的工作和生活,夏衍每天凌晨3点离家去东洋砂厂,离他住的地方有十几英里。他混在被奴役的工人中,体验着人间地狱的生活。经过两个月的深入调查,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他写了《合同工》。1935年,《保税工人》出版,报告文学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
学者吴评论说,它和《奴工》一样,在叙事上能注意突出人物描写,取得一定的艺术成就,在当时确实难能可贵。牢牢把握报告文学的特点,首先是文学的特点,忠于生活高于生活,这种对保税工人的艺术体验在今天并没有过时。
标题:(文化)夏衍: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炼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文化)长春的三处线性文化遗产
下一篇:(文化)聂耳写《卖报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