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地知道你的童年》:故乡在远方
本篇文章1485字,读完约4分钟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从情感参照上来说,家乡其实差不多等于故土。故土不仅仅指水土的一面,更重要的是指水土这一面所养育的精神和感情。乡土情怀,童年趣事,写人年谱,追忆今昔,甚至可以视为贯穿中国现代文学的基调。董华先生的《大地认识你的童年》是一部充满故乡气息的散文集。书有9个单元,150个小章节,花鸟虫鱼,各种世界状况,让我在北方的童年生动丰富,也让我在北方生活多年的方人也的经历增加不少。
汪曾祺写家乡的时候,总是说“我们的地方”。他熟悉那地方的每一寸土地和每一种风景,就像一个熟悉母亲的孩子。不过写风土人情也就不足为奇了,感情上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这里找到一两处独特的风景和特征并不聪明,但在其他地方很难找到可以渲染的地方,但写水土这一边的人情是聪明的。正如沈从文所写,湘西远不是沱江两岸的高吊脚楼、硕果累累的桃花源、漂泊的渡口,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的善良,他们的狡猾,他们在青山绿水中卑微而顽强的生存状态。《大地认识你的童年》描写淘气的孩子,打草捉虫,爬树过河,偷瓜偷蛋,打泥斗捉迷藏,正月十五撒灯笼,回忆童年的背影,却让人觉得生活在“那个地方”的人热爱土壤,敬畏自然,怜惜一切。还有一种对逝者挥之不去的悲伤,因为对故乡的记忆,已经成为一代人终究回不去的遗憾。
我想董华先生写这本书一定很开心,也很愉快,就像我读这本书时觉得很开心,很愉快一样,因为读了它会让人忘记钢筋水泥的城市,逃离熙熙攘攘的人群,回到遥远的家乡。在同样的空开天空开地下,一个瘦弱的男孩漫无目的地走过几片摇摇欲坠的稻田,白帆远去,夕阳如血,映出散落的村庄、稀疏而矮小的草房、纵横交错的水流、被建筑连接的小径和烟雾缭绕。生活贫穷,但童年充满乐趣。每天享受世界上自然光影的变化,日出日落,满月缺月,四季流动。
所以,我一直很感激文学。也正是因为有了文学,我才能时时观察到记忆中早已远去的故乡,那是我无尽的创作宝库。即使我不再写童年的乡村故事,这样的感情也能奇迹般地让故事有重新成长的可能,几乎触手可及。童年虽然不可复制,但家乡给我的感情和精神是永无止境的。它已经成为我们创造的血液和命脉,不时生长,永远延续。
现代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去锈化,城市的无休止扩张,村庄的不断蚕食,乡土情怀的萎缩和丧失。有时候会忍不住去感受现在孩子的辛苦。虽然生活上不愁吃穿,但在沉重的学业落差中还要穿梭各大辅导培训班。我唯一的闲暇时间已经被手机、电视、电脑占据了。即使对于留在农村的孩子来说,恐怕他们已经失去了在大自然中寻找乐趣的兴趣,或者说没有未开发的大自然等着他们去探索。正如董华在书中所说,“他们仍然不太了解土壤和土壤中生长的东西;因为失去了理解的机会”,我的童年生活几乎是可怜的,对自然的理解几乎完全是从书本上获得的,更不用说乡土情怀了。“这种童年快乐即将大大减少。
《地球知道你的童年》也让我感动于乡土情怀的传承。地方社会凝聚的基础不仅仅是土地,还有情感。这种情感除了血缘亲情之外,就是怀旧和邻里情怀,从而产生对天、地、自然、世界的态度和相应的礼仪。书里那个叫董伟的可爱乖巧的小男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祖父的带领下,他离开了城市,回到了农村,感受和拥抱自然,在和谐淳朴的农村里活泼自由地成长。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董伟的童年快乐相对于他同龄的孩子来说几乎是奢侈的,这是爷爷好心送的礼物,相信这份生命中的珍贵礼物一定会在这个叫董伟的男孩未来的生活中大放异彩。
家乡是一个人成长的精神背景。总觉得一个心中有家乡的人,内心一定是宽厚而温暖的,他呈现的文字也渗透着家乡的水汽和色彩。因为他流浪的灵魂终将归属。
标题:(文化)《大地知道你的童年》:故乡在远方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