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城与年》捕捉北京的流年碎影
本篇文章3235字,读完约8分钟
北京:城市与岁月宁肯与陈茜茜(摄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著名作家宁愿拥有最新的散文杰作
用小说家的笔捕捉北京转瞬即逝的影子
从历史和人性的深处探索一个作家的生成史
《北京:城与年》是一个在北京胡同长大的作家宁肯,追忆了半个多世纪的城市沧桑。作者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整个童年和青春期都是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度过的。年轻人正适合改革开放,一切废物都是繁荣的...这一时间跨度使得本书所涉及的各种历史文化事件和空时间节点带有鲜明的地域和时代特征,以及作者独特的视角——不乏小说家对城市风景的冷静观察、对亲友命运的探索和思考、丰富的记忆、生动而思辨的写作。书中穿插了摄影师陈茜茜的许多黑白作品:北京的街道风格、老人和儿童、高层建筑和破碎的墙壁都呈现在黑白光影中,安静中带着微弱的噪音,怀旧中带着温暖,这与宁肯的话相呼应,形成了一个更丰富的张力和空的房间。
北京:《城与年》自由地穿越了北京的社会历史、民俗文化、哲学思想,但也可能是一个独特的文学创作。此外,摄影师陈茜茜的黑白照片与深沉的美感相呼应,使得这本书既有思想性、可读性,又有观赏性,具有不可替代的出版价值。
作者简介
宁肯,1959年生于北京,198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第二分校中文系,80年代写诗,大学时在《萌芽》发表第一首诗《嵇雪梦》。1984年至1986年在西藏生活和工作,《新散文》代表作家和《沉默的另一面》,是一篇很长的西藏散文。1998年开始写小说,先后出版了《蒙面之城》《寂静之门》《火山口山》《天与西藏》《三重奏》。还有短篇小说集,单词和事物,维格拉姆,散文集,大声说出来,西藏,思想的管道,和非小说作品,中关村笔记。曾获第二届、第四届老舍小说文学奖、第一届施耐庵文学奖、第四届人民文学小说双年奖、第七届北京文艺奖、第一届香港“红楼梦奖”推荐书奖、2001年当代文学拉力赛冠军、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提名、第一届美国纽曼文学奖提名。
前言:我和北京
城市意味着记忆、成长、开始、结束或重新开始。总之,城市是时间的容器(国家不是,国家是时间本身)。1957年,一艘小轮船横渡白洋淀,把我们一家从农村经天津带到北京。我爸,我妈,大哥,二哥,还有城里来的妹妹都坐在小轮船上。哥哥姐姐十二岁,十岁,六岁。我没在那艘船上。我还没出生。两年后的1959年,我出生了,带着出生前的记忆和北京开始了一段感情。很难说一个人和一个城市有确定的关系。只有部分或片段或某个视角才能相对确定自己。
从空.的角度看,那时的北京是一座巨大的四合院,有着无尽的灰色屋顶空的屋顶像波浪一样宽,通常是一个猫和鸽子的世界。通常猫看着鸽子在角落或干草上飞,不动。一般没有办法,或者从来没有。但是你看,一直看。偶尔,一个孩子爬上屋顶,探索大脑,与猫和鸽子形成另一种空关系。更少见。即使坐飞机也看不到一次。当时飞机少了,看到的人更少了。当然现在飞机多了,但是北京基本看不见了。
现在,每当想起小时候一个人坐在楼顶上,对猫和鸽子视而不见,我就觉得自己的梦还没完,总想回到楼顶看看远方的北京。现在,我比北京大,充满回忆。以前很少意识到自己是北京人。我还记得我第一次在中学历史课上意识到自己是北京人。我的历史老师曾经说过“北京人”。我很惊讶自己的家乡居然在周口店,后来才知道这个“北京人”不是另一个“北京人”,或者说与此无关。尽管如此,两者的巧合还是印在了我的心里。我甚至觉得失踪的“北京人”头骨的故事对我有一种莫名的影响。我不想夸大这种影响,但是所有特殊的东西都有投射作用,有时候只有一个词会影响一个人。另外,像北京这样的地方,经历太多,历史往往在我们身边展开得非常具体,某种镜像和心理叠加对人的影响就变得无形。夸大这种影响是形而上学的,但完全忽视它是不现实的。2010年,我的藏文小说《天藏》出来了,主编王德有一天告诉我,他在《天藏》里看过北京。我很惊讶,这与此无关。我在西藏住了几年。那是一个非常年轻的男人。我老的时候记得我离开北京的时候努力忘记北京。但是你真的忘记了吗?我没有问王德领他从《西藏的天堂》中读到了什么。不用问,问了就学会了玄学。换句话说,有些事情不能简单地说。北京和我,或者北京和我,能简单说吗?
我喜欢神秘的、巨大的、开放的东西,喜欢它们带给我的难以形容的感觉。去西藏前我二十四岁,那是我青春里最失落的时光。记得自己一个人去了故宫,走在红墙下,在斑驳的地面上徘徊,待在杂草中。我不喜欢故宫,但我喜欢纯粹的空风格的房间。一切都与历史无关。我不去故宫的任何殿堂,也不想知道任何历史故事,包括传说。我只是喜欢一个人和一个巨大的空房间,还有杂草,腐烂的砖块,sky/きだよ 0/...在台阶上,门下。我鄙视历史,在历史面前从不觉得自己渺小。就抽象的空而言,像故宫这样的地方有太多抽象和未知的东西,就像我当时青春的迷茫和神秘。后来我的另一本书《寂静之门》,写的是故宫的位置和周边,写的是当年包河岸边雪地里一个疯狂的诗人。诗人与一位“九命不死”的老人同行,两人互相搀扶,踱步。那一年的冬日阳光非常清澈干净,仿佛是血液的自净行为。空河岸上没有人,只有我的主人公和一个“九命不死”的老人在风雪后的阳光下散步。老馆长弯得很厉害,但在深深的弯中,他昂着头,直直地看起来像一尊铜像。故宫桐梓河畔没有铜像,总少了一些真实的人文东西。石狮和铜狮是艺术,甚至是人性,但它们和图腾相似,不如人类。
我以前住在南昌街34号,过西华门就是北长街。中南海、故宫、中山公园、富友寺分布在南北大街,直达北海。街上有许多深灰色的房子和庭院。一般来说,里面只能看到树和方形烟囱,但是很少看到烟,就像空家一样。也有不少普通居民的小房子,还是三五七八的。有食品店,副食店,粮店,垃圾箱,包括修车店。有两所中学,北京六中和北京一六一中学。算上长安街28中,离北京六中也就一墙之隔。还有南长街小学,北长街小学。这么密集的学校,一上学就人山人海,跑来跑去,大呼小叫,堪比比赛结束。但是尽管人这么多,这条街在短时间内仍然是北京最安静的街道。夜晚,树木和红墙被灯光反射,仿佛是古代。34号,我住的地方,离中山公园就一墙之隔。从后窗可以看到桐梓河、城墙和炮塔。时间过得真快。南昌街这几年变化很大,街上的食品店、副食店、粮店、影楼、修车店都消失了。没有垃圾桶,空空,它荡得很干净。没有去上学的人流,学校被搬了又被取消,剩下的民院也不多,大部分都经历了很深的改造,变成了很新的灰色深宅,方烟囱,新墙,没有时间内容。除了新就是新,新得不可思议,甚至吓人。都拆了换了新的,但是几乎没人。
我接受一切。我经历了太多。你在北京还没经历过什么?所以,一切都不是什么大事。有些人不喜欢北京的新潮建筑,“鸟巢”“大鸡蛋”“大裤子”,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都不喜欢。我说我喜欢伟大的东西,超现实的东西。故宫在全世界都是超一流超有想象力的。北京的新潮建筑至少在“超级想象”方面继承了北京的传统。如果说以前的“庞大”是严格的、确定的,比如故宫、历史博物馆、人民大会堂,那么以“鸟巢”、“穹顶”、“大裤子”为代表的新建筑,更增加了北京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怪诞性。它们表明北京不仅是是的,在世界之外。不知道这些新的不确定的巨大建筑,再加上古老的确定性的建筑,会对后来的北京人产生怎样的影响。反正北京越来越复杂,不确定,怪诞,立体但不透明。如果把北京比作一面历史、现代性甚至后现代主义的镜子,我很难在这面镜子里看到自己。
我说不上来喜不喜欢。不是我的选择,但我知道一件事:我还是接受北京,在那里我第一眼看不清自己,比如海边,山,河。
北京给了我太多无形的东西,如果不是天赐良机,也是缘分。无论如何,作为一个作家,我都是按照顺序接受一切,一切都在我的写作范围之内。我不是一个人。我比北京大。我是来写作的。当然,我迟早会住在海边:一个人和大海,还有一面清澈的镜子。当时我在镜子里看到了一个更超现实的北京,这个北京和我无关。
标题:(文化)《城与年》捕捉北京的流年碎影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