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闻}“云诊断”让山区医疗设备不再是摆设
本篇文章1359字,读完约3分钟
近日,易县琅琊山镇卫生院工作人员正在应用北京市海淀区协助安装的dr网络系统对村民进行检查,并将数据与北京市三甲医院一起上传到县医院进行诊治。高强
一场大病,对于一些刚刚走出贫困的贫困户来说,往往意味着摆脱贫困,重归贫困。
“看病难!对于穷人来说,如果受不了痛,动不了,就觉得恶心,就去医院,不然就忍了。”河北省黟县琅琊山镇70多岁的赵大爷说。
从2018年开始,赵叔叔就一直咳嗽胸闷,同村的人说只有去县人民医院做ct影像才能确诊。去百里之外的县城看病?对于赵叔叔来说,他需要早上4点起床,步行到汽车站,坐几个小时的公交车才能到达目的地。经过一些波折,胸闷咳嗽会变得更严重。再说,县城来回一趟就近百块钱。诊断完成后,治疗疾病的钱也是未知的...赵姨夫想到这些,通常会选择“隐忍”。
赵叔叔不是最难的。到黟县最远的一个村的黟县人民医院大约要走200英里。到了县城,看到病了就晚上回不去了。
自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帮助易县以来,海淀区政府和区卫健委高度重视区县合作,对口帮扶单位全力以赴,真正帮助。
今年4月,再次感到不适的赵姨夫来到离家两公里的琅琊山中心卫生院。当老人到达医院时,他注意到旧院子已经变成了一座小楼。与过去不同,这里的ct医疗设施已经成为“摆设”,因为没有医学人才可以使用它们,检查和诊断过程也非常顺利。与村民所说的不同," ct图像分析和诊断"只能在县城进行。
“我们医院其实有成像设备和心电图设备,但是都积了一层灰。不是不使用,而是真的缺乏合格的、有水平的诊断分析师。”琅琊山中心卫生中心主任赵说,这种情况将持续到2019年。海淀区已经将与互联网远程心电服务企业的合作送到了黟县的医疗机构。以缺医少药最多的易县乡镇卫生院心电和影像科为切入点,通过“云医疗”,将易县人民医院的影像科和心电专业医师资源远程“送达”到乡镇患者手中。同时,海淀区还邀请了北京航天中心医院的专家对疑难问题进行诊断和支持,形成了乡镇卫生院、易县人民医院和北京航天中心医院之间的“医协”。
“县内诊疗情况不明,患者影像资料将直接传送到北京航天中心医院由专家进行诊断。黟县的穷人不用下山,可以在家享受北京三级医院的医疗资源。”海淀区挂职干部、黟县县委常委、副县长申表示,在海淀区发改委的帮助下,从2019年11月起,黟县人民医院与全县28个乡镇卫生院(包括一个城市管理办公室)实现了联网和远程服务,27个乡镇卫生院开始接受高水平医生的24小时会诊,10分钟到半小时即可获得体检结果。这种便捷的“云医疗”为黟县数万名乡镇患者提供了服务,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贫困户。
“节省的不仅是时间,还有金钱。乡镇卫生院的医保报销比例是各级医院中最大的。”赵叔叔高兴地说,面对贫困山区的“看病难”,海淀区并没有用简单的投资捐款“解决问题”,而是用一根网线高效地使用医疗人才,解决了看病难的问题!
近日,海淀区太平庄北街集门里社区卫生中心与易县琅琊山镇卫生院签订对口帮扶协议。同日,海淀区22家医疗机构与易县22个乡镇卫生院签订对口支援协议。截至目前,海淀区已有28家医疗机构帮助易县“一对一”卫生扶贫,易县共有28家乡镇卫生院(含1家城市管理办公室)实现了县乡两级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全覆盖。地处太行山区的黟县,已经完全实现了“大病不离县,小病不离乡”。
标题:{健康新闻}“云诊断”让山区医疗设备不再是摆设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