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闻}中国大豆乃至中国农业的短板与痛点在哪?
本篇文章3431字,读完约9分钟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后,“大豆振兴”的话题依然火热。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是大豆的纯出口国,但现在90%的大豆需要进口。去年,在进口下降的背景下,从国外购买了8803万吨大豆。
这20年发生了什么?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科技部“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科技规划组组长王涛接受专访,详细探讨了中国大豆乃至中国农业的不足和痛点。“农业是我们现代化的最后一个缺点,没有农业。现代化,绝对没有国家的现代化。”
2018年,中国购买了8803万吨大豆
在农产品的国际竞争中,大豆一直是关注度最高、竞争最少的领域。在国际市场上,美国、巴西、乌拉圭、阿根廷等国家占出口份额的90%以上。中国是主要进口国之一。海关总署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大豆进口总量8803.1万吨,同比下降7.9%,为七年来首次下降。然而,大豆进口占谷物进口总额的80%以上。
大豆与居民石油需求的供给有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居民的石油消费量迅速增加。统计显示,到2016年,中国居民年人均食用油消费量增加到24.80公斤,每人每年消费近50公斤油。国内产量远远供不应求。权威数据显示,2016-2017年,我国植物油消费量达到3568万吨,其中约1100万吨为国产油,自给率仅为30.8%。
在原材料层面,这个比例更大。在国务院办公室上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关官员表示,“中国大豆需求约为每年1.1亿吨,而中国大豆产量约为1600万吨。85%的大豆需要进口。”
数据显示,在90年代中期之前,中国是大豆的纯出口国,然后开始逐渐改变。“一方面,它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石油消费的增加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国内大豆竞争力低、种植面积减少有关。”王涛说。
【/s2/】为什么东北农民不愿意种大豆?
东北是大豆最重要的产区之一,但在东北,种植面积一直在下降。“在东北,农民最喜欢种植水稻和玉米,因为这两种作物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生产,农民把土地交给公司种植。从播种到收割,都是机械化的,农民什么都不用做,甚至出去打工挣钱。大豆机械化程度很低,很大程度上靠人工种植。谁愿意?”王涛说。
即使是人工种植,大豆的效益也远远落后于其他作物。“我们的大豆单位面积产量低,出油率低,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成本高,价格比进口大豆高。榨油企业不愿意选择国产大豆。这一点可以从广东到大连沿海分布的大量榨油企业来看。原材料大部分是进口的,海岸明显更靠近原材料,运输成本更低。”王涛说。
高度依赖粮食安全的痛点
大豆85%依赖进口是什么意思?“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太高,容易卡脖子。大豆进口一直是贸易摩擦的关键领域,也是中国长期以来的痛点。一个大国不允许如此高度的依赖。”
其实不仅仅是大豆、高粱、糖等。高度依赖国际市场,进口量居世界第一。而其他主要谷物,如玉米,种植面积较大,产量和储量巨大,但国际竞争力也不足。“这些年来,玉米的种植面积一直很大,最高的一年达到了5亿亩,给仓储和财政支付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一些粮食企业更喜欢进口玉米。因为差价太大,进口玉米到货价在五毛钱以上,而国产玉米不含运输成本和关税价格在1块以上。就是因为我们机械化程度不高,生产效率太低,成本太高。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大豆振兴规划,农业和农村事务部随后发布的文件将提高大豆产量作为调整粮食结构的重要举措。
“大豆很重要,这不仅关系到居民石油消费的供给,也关系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王涛说道。
按照目前的效率,中国将种植8亿亩大豆
如何增加国产大豆的供应量?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大豆种植面积约为1.27亿亩。农业和农村事务部表示,2019年将增加大豆种植面积500万亩,但与此同时,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官员在解读中央一号文件的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今后以进口大豆为主的格局不会改变。
真正的突破不是种植面积的增加。2月21日,中国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发布了《关于大力实施农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提出了“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推进现代种业升级”、“加快农业机械化”等一系列农业现代化目标。2019年,前两天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了“加快农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目标。
“在大豆生产效率发生质的变化之前,确实很难改变进口模式。”王涛说:“以现代生产力来说,要满足国内石油供应,大豆种植面积至少要达到7-8亿亩,这是不现实的。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的有关文件表明,在恢复种植面积的同时,要加强科技研究,加快生产方式的调整。”
中国不缺农业科技设备
“在一片广阔的农田里,传感器布置在地面上,无人飞机在空中盘旋。他们将土壤湿度、肥力、作物生长、害虫和疾病等数据传送到空台的卫星上,卫星再传送给地面的农场工人。工人们控制无人驾驶拖拉机播种、施肥和收获,并通过无线遥控控制自动灌溉。
这是一位欧盟农业部长对欧洲农业发展方向的设想,也不是科幻想象——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这种农业生产模式已经成为现实。
大豆问题是中国农业现代化面临困难的典型案例。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国农业落后于现代化。“农业是我们现代化的最后一个缺点。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现在,是补短板的时候了。”王涛说。
无人机、卫星、无人拖拉机、自动灌溉,这些东西是中国所缺乏的吗?并非如此。王涛说:“在玉米、小麦等大宗作物的生产中,已经收获了60%的机器。我们的专家还开发了无人驾驶拖拉机,通过卫星传输数据,用于全自动农业生产。”
真正科学的耕作不在于种肥
既然具体科技水平不是缺点,那缺点在哪里?在王涛看来,农业现代化不仅是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应用,而且是观念、生产方式乃至乡村治理方式的现代化。
所谓真正的农业现代化,王涛说,“首先是观念的现代化。我国倡导的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正是观念转变的体现。其次,必须是适度规模生产的生产方式的现代化,使得传统的家庭生产方式难以实现现代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很多地方,一个家庭的土地被分割成很多小块,分布在不同的地方。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但确实是我们今天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王涛说。
真正科学的农业不仅仅是种子、肥料和杀虫剂的问题。王涛说:“现代农业要有工业思维和工程思维,在整体生产中应用更多的科技成果,这就要求适度规模经营。在少数地方种植小片是不可能真正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甚至智能化的。
让农民有一份体面的工作
适度规模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与传统家庭生产方式如何协调?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和最近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发布的《关于农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将小农与现代农业生产的联系作为农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之一。在王涛看来,这恰恰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难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的基本管理模式,其核心是保护农民的根本利益。”王涛认为,农民进城后,大多从事劳动强度大、收入低的工作,到了老无所事事的时候,至少有土地保障基本收入。“即使我们未来的城市化率达到70%,农村还住着几亿人,这就是保护小农的价值。”
但王涛认为,保护小农户的措施只是阶段性产品。“解决了小农的竞争力问题之后,农业生产最终会适度规模化,也就是农业生产的‘第二次革命’完成的时候。”
“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王涛说。“我们怎么能体面呢?除了提高收入、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我们还必须把农民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面朝黄土背朝天,靠人力生产,不能让农民体面。”
“标准化是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的基础。无论是过去的农业机械化,还是未来以信息化为主导的智能生产,都是建立在标准化的基础上的。即使是生态和宜居性的问题,也应该通过基于标准化的现代技术来解决。有些人可能认为杀虫剂、化肥和大型机器只有不进入农村才能保护自然生态。其实都不是,比如秸秆、禽畜粪便、生活垃圾等。,这本身就会造成污染。要妥善处理和利用这些东西,还是要靠技术。”王涛说。
王涛认为,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已经非常明确,从发展观的现代化到科技装备的现代化,再到生产方式的现代化。此外,最重要的是人的现代化,这需要从公共服务、基层治理等方面入手,最终改变农民的观念。
专家简介[/s2/]
王涛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植物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参与国家农业和农村科技规划和政策研究。目前是国家科技部“十三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科技规划组组长,承担科技部战略研究项目“科技支撑农村振兴战略研究”。2017年获神农中国农业科技奖一等奖。
标题:{健康新闻}中国大豆乃至中国农业的短板与痛点在哪?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