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闻}扬帆在万亩稻海上的小康梦
本篇文章2268字,读完约6分钟
光明网姚张
6月的黑龙江省,一阵微风吹过建三江万亩水稻的波浪,绿色在大片的云层下起伏。从高处可以看到几幅点缀着黑米的米画,周围是五角星——“三江恋,七星梦”。七星农场是这个农业科技园区的名字。这是希望的田野,当年的北大荒,今日中国的粮仓,是名副其实的粮食安全“压舱石”。
北大荒农垦集团七星农场副主任韩天佳正和技术员忙着“稻穗劈”。吸引他眼球的是无人机移栽,物联网精准控制,通过遥感技术实现播种、移栽、喷洒自动化。“每隔几十米就有摄像头和传感器,每个稻田都有自己的文件。”韩天佳很骄傲。
这是黑龙江现代农业的一个缩影。在隆隆的机械化背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是每个人心目中的“小康日”。
科学技术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富源位于中国东部边境,太阳最先升起的地方。凌晨两点,天已经亮了。同江镇东安村的一位50多岁的村民王学丰(音译)在蔓越莓地里干活。他和妻子都是富源鸿海种业有限公司的员工,不仅提供吃住,每月收入也在7000元以上。
2014年,当地技术人员在土壤和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将小红莓引进中国,并大规模种植,这也是亚洲唯一的大规模种植基地。宏海种植产业总经理李冯告诉记者,蔓越莓产业已投资近1.2亿元,是富源市扶贫共享产业之一。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带动当地102户贫困户脱贫。
青山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李冯说,小红莓的生长离不开这里良好的生态环境,小红莓的旺盛生长也回馈了当地的生态,野天鹅、野鸭等野生动物也回来一起生长。
“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是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的主要发展模式之一。在富锦万木水稻科技示范园,我遇到了57岁的刘春,他是这片水稻海洋的管理者。物联网的高科技不仅让种田变得更容易,也让农民过上了小康生活。
这片稻田不仅有国家重点灌溉实验室,还有中科院的专利项目——地源热泵育种技术,还有一个气象监测中心,可以在天气变化时通过短信告诉农民田地的状况。
刘春耕地40年,从一匹牛一马和两只动物开始。1990年,他花4000多元买了一台拖拉机,见证了科技的力量。2013年,刘春和村民成立了现代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这是中国东北的一片稻田,导致40户贫困户建卡,每人每年分红3000多元。
富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水稻站主任张宇告诉他们,他们也采用了发声施肥技术,蟹稻、鱼稻、鸭稻共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1.6个百分点。“生产和质量是必须的。这是北大荒人的承诺。”张羽说。
“你可以挣钱,有更多的钱。”
每天早上8点,29岁的富锦女孩李玉华准时登上单位班车,来到她工作的大金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始一天的工作。
这是一家以健康肉鸡养殖为核心的工厂。她是第二车间的工人。丈夫务农,公公婆婆帮忙带孩子,一家人和睦美好,但最感动的是她的安逸和安慰。“我过着小康生活,我和老公每个月都过不下去。能不能挣钱多点钱,这不是小康生活吗?”她笑着说。
这种安全感在佳木斯街头的人们随处可见,并融入到他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在通江市乐业县镇乐业县村智能农业的草莓采摘温室里,我遇到了村里的一户贫困户翟秀荣。她和妻子因为高血压等慢性病需要常年服药。此前,在黑龙江漫长的冬季,以种田为生的农民往往需要“猫冬”,没有收入,因此因病致贫。村里积极帮助他们,除了为他们安排大病医疗保险之外,还安排公益岗位来增加他们的收入。从去年开始,他们就来草莓大棚梳枝叶,摘水果,一天100元左右。“我们去年摆脱了贫困,只要我们努力,就再也不用‘猫冬’了。去年冬天三个月赚了六千多,过着小康生活。”翟秀荣兴奋地告诉。
在李春林华川县月来镇苏苏村,一位65岁的村民两年前刚刚做完心脏搭桥手术。大病医保后,先做手术,再结算。最后他个人开销不到2000元。他愉快地向详细的经济来源支付红利:农业、公益工作和农业合作社。"有人问,有人帮,这就是小康."李春林说。
“民族艺术属于全国人民”
每天下午3点,来自村的65岁村民崔来到村里的门球场和村民们一起玩门球,这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
佳木斯市华川县霍星朝鲜族乡所属的霍星村,是新中国第一个集体农庄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农业合作经营的发源地。全村都是韩国居民。他们在淡季腌制咸菜,做蛋糕,发展生态农业,日子蒸蒸日上。崔带着参观了她的家,里面有全套的韩国装饰风格,大型彩电和双开门冰箱,最显眼的是她亲手绣的“福”字。崔说,这是她的幸福。
这个小村子只剩下不到100人,40岁以下的年轻人只有3个。经济发展不起来,年轻人去青岛、北京等地打工,过年才回来。现已建成村内特色民宿,有韩国特色的文化主题广场和食品加工厂。年轻人越来越多,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孙玉林,62岁,赫哲族人,也是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他的特长是赫哲族传统的鱼皮绘画技巧。做一个大鱼皮,从去皮浸泡到烘干上漆,需要三天时间。他一丝不苟地画画,带着弟子,希望能把赫哲族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每个想学的人,我都会教他,这门艺术不是赫哲族的,而是全中国人民的。”他说。
在乌苏镇诸暨赫哲族村,50岁的赫哲族大姐周春香在民俗展览馆为来来往往的游客表演传统赫哲族说唱“伊玛坎”。“伊玛坎”是他们的文化记忆,是代代相传的英雄故事。因为用户越来越少,2016年,村里聘请了哈尔滨的专家,教他们“一马坎”的发音和故事。目前已学会三段,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每天早上,她和儿子用赫哲语交谈,“太阳升起来了”。“我希望我的儿子能记住这个国家,这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周春香告诉。
这不仅是国宝,更是人们的精神财富,是它的内生动力。
标题:{健康新闻}扬帆在万亩稻海上的小康梦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