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快讯}年轻人为何动辄给自己贴上“社恐”标签
本篇文章1472字,读完约4分钟
这两年,“社交恐惧”这个词频频进入大众视野,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认为自己是“社交恐惧”。前段时间,在光明日报《青话》发起的一项在线调查中,2532名参与投票的网民给出了一个惊人的结果——只有69人认为自己没有社交问题,97%的参与者回避甚至害怕社交。
在“社交恐惧”流行之前,作者对不善于交际和害怕社交的理解,停留在对“内向型人格”的认知上。但笔者在阅读了一些关于“社交恐惧”的文章后,发现“社交恐惧”有泛化的趋势,甚至自卑、内向都包含在社交恐惧的范畴之内。
社交恐惧症又称社交障碍,是医学上的一种精神疾病和焦虑症,临床上有直接的外部表现。《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和诊断标准》将其定义为过度的情境恐惧,即个体害怕在公共表演和社会情境中被检查,害怕出丑,行为尴尬。
但具体来说,并不是所有社交恐惧症的情况都可以称为社交恐惧症。比如,一个害羞的人会对社交活动感到紧张和焦虑,甚至会有一定的回避行为,但这种影响只是暂时的、当下的,一旦离开眼前的情境就会消失。而真正害怕社会的人,恐惧程度更深,持续时间更长,并伴有自主神经症状,明显影响社会功能。
作者注意到,有些文章简单地把社交恐惧的外在表现归结为:不喜欢在酒桌上敬酒,遇到熟人不敢打招呼,不敢在公众面前说话,在餐厅结账时不敢大声叫服务员,坐公交去车站也不好意思让司机停车。我只能看着错过站,宁愿点外卖也不愿和老板面对面交流...
说实话,作者是个内向的人。我小时候经历过以上的一些情况,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逐渐消失了。以公开演讲为例,很多人怯场,甚至紧张得手心冒汗。记得小学的时候,有个老师让我在讲台前唱歌。结果我低着头站在前面,什么话都不敢说。最后,我的眼泪掉了下来。不过大学的时候参加过一些演讲比赛,也是很多户外大型活动的主持人。换句话说,没有人是天生的演说家,有些社交技巧需要克服心理障碍,慢慢锻炼。
要知道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最初提出的内向和外向的划分并没有给内向者贴上负面标签。相反,内向的人也有外向的人所没有的性格优势。另外,每个人内心都会有些自卑。
再者,害怕社会的人可能自卑内向,但自卑内向的人不一定害怕社会。年轻人有社交问题,害怕社交,不代表他们患有社交恐惧。医学社交恐惧需要专业的临床诊断,年轻人的社交恐惧大多还没有达到病态的程度。
更值得一问的是,为什么年轻人经常给自己贴上“社交恐惧”的标签。在我看来,除了对“社会恐惧”这一专业概念的概括和粗浅理解之外,还有一些不可忽视的社会现实因素。
一方面,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一些所谓的社会活动,这些活动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麻烦。比如微信时代,朋友圈的求赞、投票、转发、讨价还价给很多人带来了精神上的“绑架”;在工作小组中,擅长和领导说话的不是内向的人;工作之余,无法拒绝的酒局和虚假的社交也让很多职场年轻人产生了很多无奈...
另一方面,网络的便利性和虚拟化成为很多内向的人逃避社交困扰的“避风港”。很多打着“社交恐惧”旗号的年轻人,在网络中更自在、更自在。毕竟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建议年轻人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主动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说起来简单,但确实需要克服这个障碍。
医学上讲,“社交恐惧”通常只发生在17-30岁之间,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个词在年轻人中流行。当然,我们也要明白,在“社交恐惧”的泛化和标签化的背后,不仅有年轻人害怕社交的率直,更有他们缺乏一定社交能力的庇护,起到了“保护伞”的作用,甚至夹杂着一些“老套”的社交规则的无奈,表达了一种真正的逃避社交的心理诉求。(胡波,博士,南京师范大学)
来源:中国青年报
标题:{教育快讯}年轻人为何动辄给自己贴上“社恐”标签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