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头条)40年 留给子孙一片绿
本篇文章1251字,读完约3分钟
黄河的水来自青海。从玛多县鄂陵湖出水口零公里起点开始,长河向东流,迅速进入第二站——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
九乡一镇,草原面积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95%—达里草原,已成为黄河源头重要的水源涵养区。
"这是我两个月前刚刚在这里种下的草籽."进入张曼乡查干村,罗日盖(上图,青海省生态环保宣传教育中心提供)俯下身,用尺子仔细测量小草的高度。他的关心就像照顾新生婴儿一样。
戴着一顶西藏毡帽,不高但很结实,脸又厚又黑,罗日盖的样子和高原腹地的牧民没什么区别。只是一副圆框细腿的眼镜和一个永不离身的笔记本暴露了他的身份——达里县自然资源局草原站站长。
在草原车站,他已经工作了将近40年...[/S2/]
在同事眼里,罗日盖就是一张“活地图”,没有办法知道,也没有地方知道。他出生在达里县一个普通的藏族牧民家庭。他因为学拖拉机驾驶和维修,被错误地分配到了县草地站。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罗日盖每年都要在野外工作200多天。“县城里的土地几乎是草原。你不能蹲在办公室里,你必须在地球上工作。”
年复一年,他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全县33个牧委会的角落。在外人眼里,草原山川没有区别。“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可以给每个地方打电话,因为我走过。”
在村民眼里,罗日盖就是一条大家都知道、都知道的“泥腿”。事实并非如此。看到罗日盖,查干村的牧民给了他一个温暖的拥抱。“今年春天,老站长带人来我的牧场,种了20亩草籽,说:‘别让牛羊吃。’“说到罗日盖,我首先竖起大拇指。”老站长真的是实干家,是我们基层牧民的救星。要不是他,我的草原恐怕就得退化成黑土滩了!"
前面说的黑土滩是曾经让牧民闻之色变的“草原毒瘤”。
“众所周知,东北黑土是养分丰富的沃土,而只有一个字区别的黑土滩,是高原特有的生态退化现象。”罗日盖直言,干了40年,大部分都在和黑土滩较劲。“由于过度放牧、气候变化等因素,草原植被退化后会裸露出来,远远望去会呈暗褐色,称为黑土滩。如果不及时处理,严重的话会荒漠化!”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整个三江源地区生态恶化。“人、草、畜矛盾加剧,很多牧民不得不迁居他处。”罗日盖记忆犹新。“据说这个乡镇曾经是全县草原退化最严重的乡镇。曾经有70%的草原退化为黑土滩。"
紧急情况下,国家启动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一期工程,启动绝地反击,保护河源“中国水塔”。退牧还草,人工种草,工程杀鼠,建网围栏……罗日盖和他的同事们一年四季修复了近80万亩黑土滩,相当于7.5万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在草原生活多年,罗日盖膝盖严重受损,现在走路一瘸一拐的。“没关系,没关系,”他笑着挥挥手。“给后代留下一片绿色的草原,我就是草原站的站长!”
虽然年纪越来越大,但罗日盖一直在努力寻求新的知识和技术。走在张曼镇,你可以不时地在草地上看到一些绿色的电影。“这是无纺布。在它的覆盖和保护下,新种下的草籽会长得更好。”罗日盖介绍了近年来应用的黑土滩处理技术,像几件珍品。“草籽的根长得更深,土地更安全。生态治理一定要科学!”
他笑得像个孩子...
标题:(旅游头条)40年 留给子孙一片绿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