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桶边督导员”让垃圾分类管理更高效」
本篇文章1306字,读完约3分钟
“你好,请把生活垃圾分类。能卖的可以回收利用,易腐的就是厨余垃圾……”在兰州市城关区酒泉路街道杨家园小区,当居民进入垃圾放置区时,电子“桶监”会给出提示。(7月5日《中国新闻网》)
技术改变生活,但也能优化管理和服务。据统计,垃圾分类可以使人均生活垃圾产量减少三分之二,有利于提高垃圾质量,使焚烧(或填埋)更加无害,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综合效益。垃圾分类如此重要,实现分类的趋势不可阻挡。垃圾分类处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垃圾的分类收集、贮存、运输和处置属于闭环管理。其前提和基础是准确科学的“分类投放”,即每个家庭和社区都实现了严格的垃圾分类,使后续的收集、储存、运输和无害化处理得以跟进,保证质量和效率。
原因很简单。如果垃圾没有适当的分类,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干湿垃圾混在一起,后续的处理程序将是不可持续的,这与传统的混合处理没有什么不同。所以垃圾分类处理的难点在于基础,重点在基层,让大家高效精准的投放垃圾,那么垃圾分类处理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支撑。早在2000年,北京、上海等地就被确定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但实际效果与预期相差甚远,垃圾分类未能达到较高的处理率。根本原因是大部分居民养成了自行分拣的习惯,前端垃圾投放需要不断强化。
从一些地方的实践来看,一些调查显示,不仅一半以上的公民不知道如何对垃圾进行分类,而且相当多直接参与垃圾清理的环卫工人也不知道如何处理。虽然经过长时间的宣传和引导,居民的垃圾分类习惯和意识正在形成,但许多人仍然不知道如何把它放进去。没有监督指导,很多人缺乏主动参与和执行的意识,或者为了省事不进行整理处理。当他们到达分拣点时,他们没有按照要求摆放,也没有完成分拣的最后一步。
为了改变这种习惯,许多用人单位在规范科学地建立分类驿站和投递点后,招募了大量志愿者进行指导。以北京市海淀区海淀镇为例,垃圾分类劝导员带领全体员工上班,早晚各6:30-8:30在投放现场值班,指导居民分类投放垃圾。在无人值守期间,村、居委会、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进行检查,加强文明疏导,及时解决问题。但出现的问题是,“有人看桶”的时候,居民送货的准确率可以处于较高水平,如果无人看管,情况不容乐观。
受太多人为因素和外界干扰的限制,人防战术无法保持连续性,效果难以维持。同时,“人海战术”会带来很大的成本压力,需要技术手段的辅助和加强。兰州市建立了小区垃圾分类智能声光报警系统,形成了“垃圾分类+互联网+大数据”的三级管理新模式,即物业小区、街道、小区。它不仅可以瞬间实现全程监控,还可以通过“云对话”来规范交付行为,同时可以大大弥补人员不足的缺点,可以说是多方面的好处。
如今,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我国建设新型智能城市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催生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公共服务的新模式和城市治理的新理念,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兰州垃圾分类智能系统是智慧城市的实践和延伸,显示了其独特的优势和效果。效果是衡量的最好标准。95%的居民知晓率和80%的参与率,显示了新型智能公共服务模式和城市治理新理念的后发优势,其前景值得期待,创新行动值得效仿和推广。(唐奇伟)
标题:「电子“桶边督导员”让垃圾分类管理更高效」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