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小学化,必须加大问责力度」
本篇文章1197字,读完约3分钟
据人民日报2020年1月5日报道,是否应该先学拼音再上学?教育部有关文件明确规定“幼儿园不得提前教授初等教育”,“坚决克服和纠正‘小学’现象”。事实上,大多数幼儿园,尤其是公立幼儿园,已经不开设拼音课程了。前不久,笔者采访了南方几所优质小学。"有多少进入一年级的新生没有学过拼音?"有的老师回答“最多四五个”。有老师不同意,“这里的孩子应该都学过拼音”。
好像有政策有对策。虽然教育部已经明确表示学前教育不允许是小学。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已经完全改变了。这说明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行动上与教育部的一致性不是很高。因此,它会在全国各地都有订单,走自己的路。
如果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能够严格禁止,加大执法检查的频率,对违规的学前教育机构进行严厉处罚,就不会出现节奏不一致的问题。这就要求教育部和各省、市、自治区要依法加强对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有效监督和考核。只有上级向下级表明态度,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机制,全国各地的基层教育行政部门才能按照法律法规履行职责,丝毫不敢怠慢,更不能把教育部的红头文件和相关规定变成一张纸空.如果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成为“稻草人”,一些学前教育机构就会明目张胆地违反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和禁令。
表面上看,一些学前教育机构正在违反教育部的禁令。但违反教育部禁令的根源在于一些基础教育行政部门。因此,在查处违法行为的过程中,要加大各级初等教育行政部门的问责力度。只有抓住问题的关键环节,才能抓住学前教育中的“牛鼻子”,落实依法行政的责任追究。
因此,教育部必须制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履行职责的职责清单。只有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责任到位,尽职尽责的好同志不被冤枉,不依法行政的懒惰政客才能受到严惩,永远不会手软。只有加大问责力度,才能做到依法行政,一丝不苟;只有对非法幼教机构的法定代表人和负责人实行零容忍,才能真正禁止该秩序。我们绝不能允许一些学前教育机构利用自己教给孩子的东西作为“诱饵”来招生,从而非法牟利。
由于学前教育机构招聘的幼儿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汉语拼音和英语教育达不到教育部的要求。一旦幼师教的发音不准,老师要花很大的力气去纠正那些进入小学教育阶段后发音就发错了的孩子。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依法履行职责,精心实施依法行政。各部门和责任人未依法履行职责的,必须承担过错责任。而且,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不要等到问题已经严重了才去调查处理。只有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才能真正依法履行职责。
而且,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明确告知学前教育机构,要把儿童的思想道德和文明礼貌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扎扎实实地做好。只有让孩子从小学会做人,才能为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孩子要从小通过学习童话学会讲故事,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让孩子懂得做人,更好的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和乐趣,而不是让孩子在教育的初级阶段就背负沉重的学习负担,厌学。这是学前教育不允许成为小学的关键。(郭锡林)
标题:「学前教育小学化,必须加大问责力度」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