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长春市:非遗在保护和传承中焕发生机
本篇文章3554字,读完约9分钟
榆树的“东北大鼓”,农安的黄龙戏,九台的中药制剂,关氏满族剪纸,鸡德潭烧锅的传统酿造技艺...
这些丰富多样、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吉林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广为人知;这些历史沉淀和传统文化的基因也让人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些都得益于长春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面对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面临诸多挑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整合传统特色与时代需求?
长春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思考和总结。
早点开始,声明并支持,让非遗产“传承”
这些看似普通的鱼皮,经过精巧的设计和精致的刀工,在袁皮画第五代传人袁希和手中,成为精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皮画。据介绍,《元皮画》是在内蒙古皮画的基础上,将山东民间绘画、雕刻、绘画与北方渔猎民族民间元素相结合而成的工艺品。除了鱼皮,鹿、猪、牛、羊、狍子等动物的皮也可以作为“画纸”。画面清晰、丰富多彩、简洁,民俗风情浓厚,生动感人。
无论是长白山、松花江流域的满族文化,中部黑土地的农耕文化,中国图们江、鸭绿江流域的朝鲜族文化,还是深受中国西部游牧草原文化影响的农牧融合文化,以及今天仍在广泛传播的萨满文化,经过漫长的历史清洗,融合成吉林的一种代表文化,铸就了吉林地域文化的个性。它也促进了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和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交融性和丰富性特征,充分展示了白山黑水传统文化的鲜活性。长春,因其开放的地理空空间和资源,积淀和塑造了长春人宽容大气、自强不息的人文特色。在这样一个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下,长春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根发芽,枝繁叶茂,越来越壮大。
长春拥有丰富厚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不仅在于长春丰富的文化资源,还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卓有成效。
对于非遗产保护工作,我市起步较早。早在2008年,长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就在我市成立,全面开展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经过多年发展,各县(市、区)文化馆相继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业保护工作网络和兼职队伍初步形成。
为进一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我市还制定了《长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标准》、《长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估办法》、《长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办法》、《长春市非遗传遗产基地、传承机构评估暂行办法》等标准和方法。目前,《长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也已列入市人大立法议程。2019年初,《长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规划及长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图》一书出版,是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举措。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和规范工作流程,代表性项目的保护和管理、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和管理、非遗产保护项目的绩效评估等都达到了可遵循的规则。
财政问题一度阻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为此,我市加大了支持力度,专项投入了无形资本。“近年来,全市非遗基金投资逐年增加,从最初的每年3万元增加到目前年均30万元。”据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和省级项目基金申报也给予了该市支持,平均每年投资10万元。
经过十多年的保护和传承,我市已经建立了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其中,有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玉树市“东北大鼓”、农安县黄龙戏、九台区中药制剂;3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6项;认定国家级、省级、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5人,其中黄龙戏传承人赵、东北大鼓传承人王连科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此外,还有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和5个学习中心。这些宝贵的资源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巧抬身,让非遗走出闺房而“活”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应该是只放在博物馆里的活化石,进入现代生活是其长期传承和真正生存的方式。
近年来,我市不断创新理念,开展了“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传承基地培训活动、完善传承人培训等。,并实现了非遗留的正常运行。
在今年6月8日的“文化与自然遗产日”上,展示了我市30个非遗产项目,让更多的市民感受到了非遗产的魅力,从认识和热爱非遗产到主动出击。徐中国结第四代传人徐晓雪带来了以冰雪为主题的打结产品。“冰雪元素是吉林的特色。中国结是祖先传下来的手艺,当代人的思想融入到传统手工艺中。这样的产品才能跟上市场,迎合普通人的喜好,才能更好的传承下去。”徐晓雪认为,“通过这次活动,更多的年轻人可以看到很多珍贵的手工艺品,通过实物,他们可以更具体地了解以前的民俗。”
“非遗传性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核心。他们拥有非遗留项目的独特技能和绝技。我们通过活动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传承舞台和交流学习平台。第一,对社会更好。推动各行各业的非遗留项目;二是为传承人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拓宽传承人的视野,从而更好地提升他的技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报道,该市还分批选择继承人参加东北师范大学、通化师范大学等高校组织的专业培训;组织传承人参加济南、昆明等非遗展。如“关满族剪纸”、“传统手工布鞋制作技艺”等都曾代表吉林省参加过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此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还开展了走进社区、走进农村、走进校园、走进广场等一系列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非物质展示、展示、传承、讲座、教学等活动,大力推进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
同时,社会参与度不断扩大,全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2016年,社会力量参与长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设施建设的“巴渝项英”对外开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提供了技能展示、传承培训、学术交流、活动表演等多功能舞台;2018年7月,九台区政府与长春师范大学合作,在胡加乡建立了“九台满族石氏家族祭祖习俗”传承基地。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像《关云德满族剪纸》,剪纸小学课本是编的;《东升泥人》将制作过程和技巧记录成视频,制作课件;《东石稿》工作室位于中学校园内...通过各种力量的整合,构建了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链,非物质项目成为与时尚潮流相融合的活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还创新性地将非遗项目融入全市民生工程和公共文化服务,打造传统文化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工程,形成了传承和保护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特色。例如,将非遗产保护纳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工作中,通过有效整合和激活非遗产资源,利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和情人节等节日活动开展市民喜欢看到和听到的传承、表演和推广活动。“见人,见物,见命”,这是非遗之根。只有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大众文化生活相结合,创新传承方式,构建非遗产项目发展的新生态圈,才能实现非遗产项目的保护、发展和推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开展生产性保护,结合市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火起来”
一方面是继承的困境;另一方面,这是创新的需要。非遗留产品能否持续取决于市场。
面粉、糯米粉、盐、糖、蜂蜜...各种材料按比例搭配颜色,制成各种颜色的面团。白春雨是白面塑的传人,他运用捏、揉、揉、砸、点、切、雕、画等技法,快速塑造人物的身、手、头、面,然后再套上“发饰”、“衣服”。
白的面塑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白春雨在继承旧工艺的同时,也不断创新、研究和发展真人面塑,创作了、马、马云等名人肖像,风格写实,写意夸张。“技能需要传承,创新需要。”白春雨认为,对他来说,接地气是传承面团造型技巧的重要法宝之一,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的作品,喜欢上自己。据了解,白春雨平均每年生产1000多个面塑,吸引了很多对面塑感兴趣的人前来研究。在过去的五年里,他已经教了300多个学徒。“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只有创新才能适应市场变化,满足客户需求。”白春雨说。
如今,越来越多的非遗产项目走出博物馆,借助衍生创意设计,从展品转向消费品,告别手工作坊的“自娱自乐”,向产业化、品牌化转型。冯的丝绸之路项目与传统手工布鞋一样,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从手工作坊到成立公司进行大规模生产,走上了“生产保障”的成功之路。目前传统手工布鞋出口欧美10多个国家,产值400万美元,解决了1500人就业。冯丝绸人项目生产的手工艺品远销世界27个国家,其中生产的娃娃在日本占有60%的市场份额。
坚持传统是根本,不断创新是关键。让“旧艺术”穿上“新衣”,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时代,大放异彩,焕发青春。
据了解,到2025年,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实现“五个融合”:与长春旅游和创意产品开发的融合,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融合,与“快乐长春行动计划”的融合,与传统产业发展的融合,与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融合,这将在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新特点,讲好长春故事,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取感和信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标题:(文化)长春市:非遗在保护和传承中焕发生机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文化)大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