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吉林福音时报”,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吉林长春、吉林、四平、辽源、通化、白山、松原、白城、榆树、德惠、蛟河、桦甸、舒兰、磐石、公主岭、双辽、梅河口、吉安、临江、扶余、洮南、大安、延吉、图们、敦化、珲春、龙井、和龙等各市发生的最新资讯。

主页 > 新闻 > (文化)莫言:我还是那个讲故事的人

(文化)莫言:我还是那个讲故事的人

来源:吉林福音时报作者:阙永春更新时间:2020-10-20 22:44:02 阅读:

本篇文章2340字,读完约6分钟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有人担心莫言会陷入“诺贝尔奖魔咒”——获得诺贝尔奖后难以继续创作。然而,前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团主席埃斯马克说:“我相信莫·闫希会获奖后仍会写出伟大的作品。他真的有一种力量,没有人会阻止他。”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已经八年了,发表上一部小说也有十年了。近日,莫言携新作《晚熟人》回归大众,再次引起读者关注。微博搜索到与新书相关的话题,累计阅读量超过1.7亿。

在这本短篇小说集里,莫言扎根于当地,倾听四面风雨;塑造典型,借用四面八方的声音。他用12个故事讲述了获得诺贝尔奖后的快乐与悲伤、荒诞与现实的故事。从上个世纪到现在的社会,莫言从历史的深处步入现实。读者不禁觉得“说书人”回来了。

讲故事的人的故事总是新的

莫言曾经说过:“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在这部积累了近10年的新作中,他改变了平时讲故事的方式,为小说注入了新的元素——汪洋傲慢中的冷静直白,梦幻传说中的具象现实主义,全新的人物形象。在《红唇绿口》中,莫言塑造了一个对我们日常生活并不陌生的人——网络“大咖啡”高申。她深谙互联网运营的规则,手下有上百名硬核水军,靠着胡编乱造、添油加醋牟利。高申有句名言:“人生一万人不能成为大气候,但在网络上,一百人可以掀起巨浪。”包含了作者的褒贬。这个故事还是以高密东北乡为背景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用童年的经历和想象编织的高密东北乡早已不在了。对于家乡的变化,莫言很淡定:“已经过去的你留不住,即将到来的你挡不住。”时代变了,故事总是新的。

(文化)莫言:我还是那个讲故事的人

在《晚熟人》中,莫言把目光转向了最普通、最卑微的小人物,正是这样一群人构成了时代演进中的“常态”和“变化”。他说:“这些人物有的是我的朋友,有的像我的孪生兄弟一样是彼此的知心朋友。这些小说中的人物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成长和成熟。七八年来,有很多感情只能通过文学来表达。”

《晚熟人》里的大部分故事,都是莫言这几年回国后看到的,感受到的,想到的。在莫言眼里,有很多知识分子返乡视角的小说,其中不乏经典之作。自从他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写作以来,他的许多作品都采用了这种视角。“但这种观点本身正在改变。第一,作为一个讲故事的人,我改变了自己,视角不同。我年纪大了,视野开阔了。我的思想是不是越来越深刻很难说,但可以肯定的是,我的思想越来越复杂了。另外,我的身份变了。以前我只是个作家,或者说是知名作家。因为我获得了2012年的诺贝尔奖,我作为一个作家的身份增添了更复杂的色彩。现在回到家乡,遇到的人,遇到的事,都比过去丰富多了。”莫言说:“所以我觉得‘还乡视角’虽然老了,因为人变了,时代变了,故事变了,这个视角就有了新的意义。”

(文化)莫言:我还是那个讲故事的人

书里书外都是真假

《晚熟人》延续了莫言一贯的第一人称叙事风格。不同的是,这12个故事中的“我”大多借用了作家现在的年龄和身份。作家已经公开向读者敞开了获得诺贝尔奖后的生活,让读者可以追随书中莫言的脚步,回到高密东北乡。书中的“莫言”发现,自己的家乡一夜之间成了旅游胜地,“红高粱”影视城从地下崛起,山寨版的“匪窝”“县衙门”突然出现。”我家还有五栋摇摇欲坠的破房子,连牌子都挂了,成了吸引人的东西。“每天都有人来参观,游客来自世界各地,甚至还有千里之外的外国人。

(文化)莫言:我还是那个讲故事的人

评论家李敬泽说:“《晚熟人》也是关于书中一个叫莫言的人物的故事。也就是说,现实中的作家莫言,在看着每一个故事里名叫莫言的人物,书中的莫言就成了被写被看的人。我们可以看到,书中的莫言,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已经是一个历史甚至经典的作家,但作为一个活跃在这一刻的人,他也会感到犹豫和艰难,也会在面对世界复杂的经历时感到迷茫和哀叹。书中的莫言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现实中莫言的镜像。这一切在他过去的小说中并不常见。”

(文化)莫言:我还是那个讲故事的人

所以书中的人和事,真假参半,打破了现实与虚构的界限,这正是莫言想要的艺术效果。他说:“小说里的莫言其实是我的分身,就像孙猴子拉的一根头发。他执行了我的指示,但他不能自己做决定。我在观察和记录莫言与人物互动的过程。”

回去写自己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莫言的写作状态成为关注的焦点。面对大众的关注,莫言有他惯常的表达方式,以“获奖后陷入沉默”开始,以“希望将来写出一部好作品”结束。随着《晚熟人》的出版,闭关许久的莫言终于通过自己的作品给出了一个真实的答案。

作家苏童曾经说过,诺贝尔奖是莫言的“王冠”,是莫言的“枷锁”。有了这个奖项,无形的压力和无尽的琐事一度让莫言无法持续创作。据统计,截至2016年,莫言获奖后去了全球至少34个不同的城市,参加了26场会议和18场讲座,写了数千字,签了数万个名字。尤其是2013年,刚得奖的莫言忙得一整年连一本书都没看。

然而,莫言并没有忘记他作为一名作家的职责。他说:“我一直在努力。八年来,我没有发表过多少作品,但我一直在写作和准备。对于一个作家来说,你的所作所为可能成为小说素材或灵感的触发点。”

谈到未来的创作计划,莫言说:“我希望这几年能出一部好小说。写的话,一定要和以前写的不一样,故事不一样,时代不一样,语言一定要变。”

莫言对于自己是否打破了所谓的“诺贝尔奖诅咒”非常冷静:“等读者来判断。”他说:“‘诺贝尔奖诅咒’应该是客观存在的,因为大多数获奖作者获奖后都很难做出杰作。客观原因是获奖作家普遍年龄偏大,创作高峰期已经过去,有的甚至在获奖几年后就去世了。但很多作家获奖后依然写出了伟大的作品,比如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奖后创作了《霍乱时期的爱情》等著名作品

(文化)莫言:我还是那个讲故事的人

回首获奖后的八年,莫言依然是作家的莫言。正如他在多年前的一次演讲中所说,一个作家一生只能做一件事,那就是把自己的血肉,连同自己的灵魂,转移到自己的作品中去。

作者: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标题:(文化)莫言:我还是那个讲故事的人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吉林福音时报介绍

吉林福音时报立足本地,服务市民,是吉林省内比较知名的互联网媒体传播媒体之一,专业的编辑、记者团队为网民提供新鲜、真实、有用的新闻资讯。在吉林福音时报不仅可以看到最快最全的长春新闻资讯和生活信息,还将要闻、焦点、社会、民生、财经、房产、汽车、教育、健康、旅游等一网打尽。特色鲜明、内容丰厚的吉林新闻网让您的视野丰富多彩,让您的生活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