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曹禺女儿万方:四十年后,我相信我终于找到了妈妈
本篇文章4755字,读完约12分钟
万芳是当代著名作家和剧作家。从小受父亲曹禺的影响,对文学和戏剧艺术有浓厚的兴趣;文革时插队当兵;80年代开始写小说,舞台剧,电影,电视剧。他的代表作包括小说《纸餐馆空镜》等。电视剧《空镜子》、《女人的心》等。,电影《日出》《黑眼睛》,舞台剧《冬之旅》《新远野》等。作品曾获金鸡奖、金鹰奖、文华奖等多项大奖。
8月9日,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和skprendez-vous联合主办的“童真:你不知道戏剧大师曹禺-万芳的你我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作家万芳说,她写的不仅仅是她父母的回忆,还有她的父母。她在课文中寻找它们。《你和我》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方瑞,是她为母亲写的。“报纸上写了她和我父亲的关系、婚姻等等。其实不是事实,都是影射,甚至道听途说。所以我想,为什么不告诉大家我所知道的关于他们爱情和婚姻的最真实的故事呢?”
保利华阳举办的“纪念曹禺诞辰110周年戏剧表演季”分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在剧目中,既有曹禺先生的经典作品,也有万芳的最新代表作。这种安排不仅是因为父女血脉相连,更是因为万芳的笔法继承和发展了曹禺先生在时代变迁中观察人性、关注人的真实命运的戏剧高度。这对所有剧作家和经历过疫情的人来说,都变得更有意义。为了适应网络现场表演的新模式,团队在创作中为每个环节设计了不同的舞台呈现方案。灯光、服装、多媒体图像、音乐等方面的细节都是现场和线上的,10个座位用于现场摄像。
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万芳都认为“真”是曹禺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词,它包括真与诚。“我父亲曹禺是用眼睛看,用情感感受,用头脑思考,然后用笔把这份真诚倾注到作品中。另一个是真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每个人都是他最真实的样子。这可能是我父亲作品中的‘真相’。”
《我和你》是一部优秀的长篇非虚构作品,也是一本真诚的书。经过十年的奋斗,万芳决心正视母亲作为“第三者”的地位,毫无保留地讲述父亲和母亲的过去。这里有民国的爱情,曹禺和巴金的友情,还有家书里父女的深情。背后是两个显赫家族的百年相遇和20世纪众多知识分子的浪漫聚散。万芳在写作中试图找出真相,回答母亲的意外死亡和父亲的“江郎精疲力竭”的猜测,最终接受了母亲的毒瘾、父亲的性格软弱和时代的内心创伤。这本书原本是献给母亲的,却无法回避父亲的伟大光环。书中母亲和其他女性的命运是一个更需要被看到的群体形象。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爱情是女人一生中最灿烂最珍贵的东西,我妈得到了。从她写给我父亲的信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爱得那么热烈的人,她把一生都献给了爱。”万芳说,“我写这本书不是为了介绍一个剧作家。我想写我的父亲和母亲。我想仔细探索,想好好了解他们,想通过他们认清自己。”
这是一本直面真相的回忆录。万芳对父母生活的质疑和记录是对真理的好奇和理解的渴望——理解不完美的父母,原谅年轻无知的自己。
记者:2010年曹禺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你的话剧《有一种毒药》由他的儿子苏鹏上演并执导。今年是曹禺先生诞辰110周年,你释放了你和我。记得那年你在采访中说:“我有几封40年代父亲写给母亲的情书。当时我妈是“第三者”...这几年越来越觉得自己纠结了,就是我妈的身份,可能是我的障碍。但是今天,我写了这么多东西,我应该说这一切我都看清楚了,现在我有点决心要突破这个障碍。我非常非常理解我的父亲。所以我觉得我得调整一下自己,希望写下这一段关于父亲的话。”十年后,回头看《你和我》,你觉得自己达到预期了吗?
万方:我当时就有这个想法,但是不能谈计划。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写。一开始是一个想法,变成了一个想法,从来没谈过计划。姐姐每次看到都催:你怎么不写?我不会写,但我不会写。我只是还没准备好。不知道从哪一刻开始觉得自己可以写作了。我不强迫自己写。不能真实的时候就不要写了。我需要做好准备,足够坚强,足够勇敢,去面对生活中的真相,父母,苦难。写完之后还挺满意的。让我再写一遍,不可能比现在多。
记者:读《你和我》很重,写也很重?
万芳:我很早就想写这本书。我在心里酝酿了很多年,酝酿了十年。我写的时候,还被夹在过去的漩涡里,好像被吞噬了一样。
记者:亲人和尊者会有禁忌吗?告诉读者你认识的父亲有选择性吗?还是毫无保留?希望向读者展示什么样的父亲?
万方:首先我有一个基本的态度:想写就如实写。说不好就不用等了。赞,还有什么需要准备的。我必须解决如何面对真相,面对真相的问题。其实我觉得我一直相信,真实的东西才是最强大最珍贵的。
从小到今天,我和我爸养成了一种自由开放的心态,那就是真诚,尤其是对自己和亲人。真诚是沉淀在心里的一种品质,一种态度,一种自始至终存在的内力。无论你我还是之前的作品,都有一份真诚在里面。
禁忌当然会存在,但是在十年的酝酿中已经克服了。我不能说我写的时候是完全没有保留的——我不知道全部。我和父亲在一起生活了很久,我知道的也不能说是百分之百的真实;包括我妈,我只知道我能知道的。
记者:你以前写过很多关于你父亲的文章。这种浓缩记忆对你有什么特殊意义?
万方:在我父亲的晚年,我和他生活在一起,很了解他。我写他的时候,是怀念,是怀念。写作的过程就是不断的想着他,想着他...有人认为我不知道著名的剧作家会有这样的一面。他经历的磨难让我更为他心疼;他对母亲的爱,包括他对巴金的友情,我都会感到欣慰和温暖。这种写作是对爸爸丰富的内心感受的再体验和感悟;是对我妈的新认识。
孩子小的时候,不太注意父母。他们认为父母是不可避免的,他们不会了解他们,不会用心去感知他们。我妈在我心目中是一个很温柔的妈妈,她很爱我们。长大后,她回忆起自己对孩子的爱,这种爱在她心中从未改变。但是这篇文字让我对她有了更好的了解。我父亲于1996年去世。97年,看到父母的情书,重新认可了他们的爱情。这次写的是《你和我》,讲的是她是如何从童年走过来的,是她如何体验到作为一个女人所拥有的温暖、灿烂、幸福的爱情。书里也说了为什么不想回忆,需要很多年的心理准备来调整自己,比如她的身份,有时候我有心理障碍,而这种写作打破了这种障碍,我为她短暂的一生感到深深的安慰。
【/s2/】记者:写母亲和写父亲在内容和感受上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万方:写妈妈的还是少。她离开的时候我22岁。在此之前,我并不了解她的内心。女孩子的心不在父母身上。16岁的时候去农村插队。我没有为她做任何事。年纪越大,越想她。我是作家。我能为她做些什么?我觉得是写她。经过近十年的酝酿,这本书写成了。当然,只要你写我妈,就一定有我爸,所以这本书叫《你和我》,就是他们,他们那一代,还有我自己。
父亲因年老住院,我一直陪着他,他走了我也就放心了。但是我经常梦见我的妈妈,我经常去找她。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在梦里找到她。所以,我觉得写这本书是我找到她的一个过程。我慢慢发现她处于一种无知的状态。通过这些话,通过我对她的记忆,通过和不同人的了解,我觉得我找到了她。虽然她走得很惨,但她是个快乐的女人。我觉得我了解她,内心踏实多了。他们真正来到我的心后,我觉得我比以前更强大了。
记者:你觉得整部作品的结构怎么样?感情像日记一样自然流动。我也注意到小狗乖乖的出现了。在叙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万方:你的经验很准,是自然流。因为一开始不知道怎么写这本书,所以酝酿了很多年。我很早就想过,我不想写传记,我是女儿,我要用女儿的情感去写,而不是客观的,旁观者的情感。很浓,有时候很强烈,有时候很难捕捉到感觉,也很难放下。你必须知道你用什么方法。
后来有一天我终于明白了,我要思考写在哪里,不要给自己任何束缚。如果你这么想,你就明白怎么写了。我的写作思路是先写妈妈的离开。这是最让我心痛的。很长一段时间,一想到她就让我感到痛苦和难过,就像撞上了一堵僵硬的墙。我必须刺穿痛苦的东西。我一定要把对我伤害最大的东西当锤子敲碎墙壁,让文字自然流淌。写剧主要讲结构,没有写《你我》的安排。当然,作为一个有经验的作家,它有一个自然的时间概念在里面。
善良是真的。我从写作开始,试图让它恢复。我的写作状态也是真实的呈现。亲爱的存在于我的写作时间。它陪我读完了这本书。
记者:《你和我》的叙述缓慢而沉重,甚至有些压抑。书中引用了很多父母的来信。这些信的内容是完全不加修饰的吗?你如何看待今天的这些交流?
万方:没有装修。我父亲的笔迹别人很难分辨。当我收到这封信时,我一个字一个字地识别它,并把它打印出来给我妹妹看。她的感受和我一样:妈妈好幸福。当我们看到她离开时,我们都感到难过。这一次写的时候,我又引用了这些信,和看的时候一样激动。以前想她的时候,不想想她痛苦的经历,就自动屏蔽了。这一次,当我翻出这些字母时,字母的光芒和力量照亮了我内心黑暗的角落。
记者:《你和我》中有哪些最令你感动和难忘的细节?想和还没来得及学习的读者分享一下吗?
万芳:作为旁观者的经历令人感动。作为一个作家,他们很痛苦。我真的很苦很苦;他们过得很好,我就放心了。还有父母的情书,很多朋友还是很感动的。这是最感性的。
记者:你如何看待你我在生活中的独特价值?
万芳:那是我从未经历过的写作。我在用生命写作。这并不夸张。写点别的也有真挚的感情和写作技巧。写作总是有技巧的。但是写这本书的技巧都不存在。我用一生的感性去写作,技巧自然而来——如果有技巧的话。我打算用最简单的话来表达我的感受。我从不怀疑真理是最大的力量。
【/s2/】记者:在写这本书之前,在你的剧本《冬之旅》中,翔在写回忆录时告诫自己:不要回避什么,永远不要回避什么,要坚定,要坚定。这些话更准确地描述了你自己的创造。
万方:写这本书如果有内心独白反对我,这是我对自己写作态度的自我认知。其实写《冬之旅》的时候,和《你我》并没有必然的关系。写作是一种潜在的积累,也可以说是从《冬之旅》中成长起来的,很自然。
记者:书中有很多女性形象,她们的命运并不好。你觉得他们怎么样?你父亲对女性的态度对你有什么影响?
万方:只能说父亲的作品让我感受到了他对女性的爱。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又一次清晰的体会到了他对女人的爱。可能是因为父亲的母亲18岁生他的时候就离开了,他对女人的爱刻骨铭心。他经常莫名其妙地拉着我的手说:“小方子,女人真可怜。”我当时不懂,现在懂了。
记者:除了你我,今年还有哪些纪念活动?
万方:7月31日,北京保利、华阳戏剧、东城戏剧、北师大中国戏剧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基地联合举办“曹禺诞辰110周年特别行动”。父亲不同时期的作品《日出》、《北京人》、《远野》、《雷雨》,包括我的《新远野》、《冬之旅》,组织了一些纪念活动,在20个网络平台上直播。我按照“爱、希望、自信”三个主题挑选了这些片段。六部剧充满了对生命的希望,对命运的抗争,对生命的激情,面对困难的坚韧。
记者:说到网络,你关注网络吗?新媒体对你有什么影响?经典剧会随着时代而改变吗?
万方:我没有微博,但是在朋友圈发。我也是选择性的看。每个人兴趣不同。我只是利用新媒体,包括网络看新闻,朋友圈,但我并不参与。对我来说,上网看电影美剧更方便,有时候在ipad上,有时候在网络播放器上。
经典是由时间决定的,它会随着时代而变化。这种变化是自然的。但经典之所以是经典,是因为剧本身的价值不变,还有它独特的生命力。
记者:你认为新媒体的发展会对戏剧产生怎样的影响?你如何应对这些影响?[/s2/]
万方:影响不仅仅来自新媒体,还有各种信息来源。现在各种信息的来源和诱惑太多了。新媒体对戏剧肯定有影响,但戏剧还是有其独特的生存能力。从网上可以看到,剧情需要面对面。想买票,想坐车,想走一段路,想进剧场,观众是人的特定部分。你呈现给他们的可以更独特,和剧有关系的人永远存在。
标题:(文化)曹禺女儿万方:四十年后,我相信我终于找到了妈妈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