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何建明:拥抱现实的写作者
本篇文章2763字,读完约7分钟
虽然在北方生活了40多年,但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偶尔会冒出几个难以湮灭的南方口音。
因为年初的一个写作项目,他不小心“留”在了上海,何建明决定再次用自己的笔为这座城市记录一些东西。在上海成为全国抗疫第一线的时候,何建明去了号称“小联合国”的虹桥国际社区,做了采访。“看看这里的人,生活还是那么有序,那么和谐,那么美好!”
在上海抗击“疫情”60天之后,何建明说:“我把自己当成上海人。”
1血中的上海
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何建明应邀写浦东。写报告文学《浦东的史诗》让他获得了一个特别的惊喜:梳理何家五代人的起源和上海就像梳理他的头发一样——1840年,何健明爷爷的爷爷奶奶经常在苏州和常熟市经营生意,两兄弟在十里和八镇极其有权势和名气,他们经营的划船生意在两地都很受欢迎。他们遇到了一个叫何的富翁,然后和何先生、何的祖先一起共同建立了“何氏码头”,也就是今天的“东方明珠塔”,是沿黄浦江向东500米左右到吴淞口。河边的土地...“陆家嘴现在是寸土寸金,当时的鹤石码头占地约300亩。”何健明在参观浦东时,不止一次回忆起家族历史。
1842年后,外国人用枪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和石码头逐渐被占领和排挤。曾祖父靠实力在上海滩和浦东码头流汗一生,混了一顿饭,养活了三个儿子。爷爷奶奶也是靠力气在码头吃饭的,但最后不是死于伤病,就是勉强维持着口粮。1932年,一场瘟疫使何一家从上海滩码头撤出,回到苏州。
何建明说:“从小学到中学,到工作,在中国作协几十年,我从未离开过上海人的教育和关怀。其中有我的老师,学习关键年的班主任,下班后的直接领导……”何健明离“上海”那么近,站在祖辈耕耘过的地方,抑制不住澎湃的感情。
2上海在他的作品中
改革开放40年,应邀写报告文学《浦东史诗》。对于何健明来说,最重要的收获可能比书本身更重要。结果他交了很多朋友,有的比他大,有的比他小。在他眼里,这些人才是真正的“上海”、“浦东”。他特别提到,上海市政府在浦东抽调由各界精英组成的“八百英雄过黄浦江”时,有一个由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普通市民组成的突击队,他们骑着自行车,甚至赤脚,对浦东纵横交错的田野进行调查考察。后来他们成了浦东开发开放的中坚力量,800人没有一个被经济大潮夺去。
萦绕在何健明心头的是“优优”的故事——位于南浦大桥东岸的建筑,代表了以川沙县为主体的千百万原住民对浦东新区的贡献,但十层楼的建筑却像一座纪念碑屹立在这片土地上。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决策。随后,南浦大桥建成后,由友友集团董事长、岩桥镇党委书记单佳明接手第一批200多名拆迁户的安置工作,安置地点在阳高路、龙阳立交桥、龙阳路、东方路、浦江路等。单佳明不仅郑重承诺,做事也细心严谨。
浦东的燕大桥,曾经的农田和农舍,可以自豪地向世界展示它的繁荣和现代化。在历史风云变幻的大潮中,以他的老燕桥父老单佳明为首的“有友”名下的数千名“股东”,没有一个人涉入谷底,也没有一个人因为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潮流而失业。
3上海在疫情中
何建明自己也没有想到,一个预定的写作计划,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他留在了自己如此热爱的城市上海。他看着这座城市用自己的眼睛按下暂停键,面对着黄浦江,浦东的每一栋建筑,黄浦江上的每一座桥,仿佛都是他熟悉的老朋友。谁建造了这座建筑和这座桥梁,他们是如何克服许多困难的,这些场景呈现在他的心中。“我们生活在什么样的城市,这个城市有什么样的标准,事实上,与我们的寿命和生活质量有关。”他用眼睛观察,用真实的感情体验,无论是黄浦江上的小船,酒店楼下的小猫,还是保洁服务员,都触动了他的心。
1月15日到达上海后,一周后,他从下榻的酒店出去,去附近的商场散步。那个阶段的上海给人的感觉和平时不一样,70%的人都戴着口罩。商场的服务员一个劲的说:“戴口罩站在这里,不戴口罩站在那里,请拉开一段距离。”消毒液也放在柜台的一边。虽然气氛难免紧张,但上海的这些普通人给人安全感。
酒店没东西吃,何建明就用电炉在房间里做饭。南方人喜欢吃绿色毛豆。他知道附近超市有卖毛豆。他第一次一口气买了4包,两天就吃完了。在疫情发展到顶峰的那一刻,不可能留在人聚集的地方。“我数了一下时间,确保任务在10分钟到15分钟内完成。一买就赶紧退了。”上午10点,店一开门,他就手脚长的冲进来了。他碰巧遇到服务员把新鲜的毛豆放在架子上。何健明张开双臂,就把一盒盒毛豆卷进了他面前的购物车。说起他那一刻的表现,何建明忍不住笑了。一切都那么真实,这是特定生活环境下必然的真实感受。“当年,我觉得自己是上海这片土地的一部分。这片土地上的空气、风雨,都是生命的一部分。”
上海用4个表达
2003年,何建明在北京非典现场写作时提出“国家危难之时,作家不可缺席”。十七年过去了,何健明也从壮年走到了六十岁。而且这种呼吸道传染病对于55岁以上的男性来说特别危险,难免会给所有人带来一些心理负担。但从一位作家的观察经历来看,保护一个城市2400多万人的生命,伸出援手支持武汉,严格控制疫情复工后的“回归”和外来输入性病毒感染的新疫情,上海在“抗疫”上面临的形势是复杂而漫长的,但上海确实有着耀眼的风采。“如果我们对这么大的疫情漠不关心,我们根本就没有人性和良知!为什么不能表扬那些在防控方面做得最好,使人和城乡牺牲最少,获得最大安全的地方?如果这种赞美也被认为是“廉价”,那么什么是有价值的呢?什么是崇高?”
写《上海表情》的时候,写悲伤的时候,何健明的眼睛里常常充满泪水;他写有趣的东西的时候,也会笑;当他写温情的时候,他会对这座城市致敬……上海的表达不仅仅是这座伟大的城市和2400多万人在“疫症”中的表达,更是这座伟大的城市和2400多万人在“疫症”中的表达,也是作家们在其中感受到的一些悲喜。它是真实的,有时是悲伤的,更复杂的情感交织着痛苦和情感。何健明写下来,是对这座城市的致敬和感谢。
作者注释
拥抱现实并“行动起来”
“帮一把”是贺建明60出头时的谈话中经常用到的三个字。简单有力又充满豪情,和他的军旅岁月息息相关。国家叙事和重大事件的写作就像战斗。
非典时期,何建明写北京之战瘦了30斤,写浦东史诗又瘦了10斤。在上海疫情期间,他除了个人的《上海表情》之外,还在写一篇长篇报告文学,记录了上海在他眼中第一次抵抗疫情。他无法停止写作,平凡的生活对他来说并不那么重要。“当过兵的人不一样,他们掩饰不了苦难和委屈。我是管事的大侠,遇到什么事都要表白。写作真的需要时间的沉淀,每个人的写作手法都不一样,但是当现实生活的彩卷展现在我们面前,为什么不去拥抱它呢?我更愿意拥抱现实,而不是等到老了走不动了,再重温曾经拥有的一切。
标题:(文化)何建明:拥抱现实的写作者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