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王成刚:生活作笔墨,书写家国情怀
本篇文章4315字,读完约11分钟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优秀表演中,电视剧《希望之地》和《奔腾时代》在观众中赢得了极好的口碑和良好的收视率,编剧王成刚被誉为“新一代尖端编剧”、“写家写国的编剧”、“时代的叙述者”。
当采访王成刚时,中央电视台1台每天晚上都在黄金时段播放他的《希望之地》。中国文学评论协会名誉主席李准对这部电视剧评价很高:“希望之乡是平民英雄的作品。它形象地诠释了幸福是奋斗这句话,也揭示了它是改革开放。解放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让我们走在实现民族复兴梦想的道路上。”另一部《奔腾时代》,刚刚播出,被称为“完美结局”,无论是传统电视台还是网络平台,播出效果都令人满意。与其他致敬剧不同,《希望之地》《奔腾时代》在播出数据上展现了青春与时尚的特质,比同类剧的年轻观众更多。
王成刚的头发看起来是灰色的,眼镜后面的眼睛深邃而明亮,他的脸看起来很年轻。问他是不是“70”?他笑着说,1969年呢?
从“奔腾时代”到“希望之地”
《奔腾年代》和《希望之地》是现实主义作品,时间跨度很长。奔腾时代跨度约60年,《希望之地》从1978年到2012年跨度34年。从戏剧结构来看,《奔腾年代》更为传统,在一对主要人物的矛盾上,展现了整个戏剧故事和人物关系;《希望之地》是工农兵儒商五条线索的平行推进,相互交叉。王成刚说:从叙事上看,《希望之地》比《奔腾年代》更有新意,也更难。因为五行的交织会产生更多戏剧性的矛盾,但如果其中任何一行写得不好,都会影响整部剧的艺术效果。
“这两部剧都是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优秀演出,刚好同一天播出,有点巧合。但不代表我是同时写这两个剧本。我没有这个能力。”王成刚总是自己创造。他没有创作团队,没有“炮手”。每个字都是他自己打出来的。
写《奔腾时代》,其实是10年前萌生的一个想法。当时株洲机车厂研制生产了世界上最大功率的电力牵引机车9600。导演吕焕斌找到了刚入行三年多的王成刚:“获得世界第一是一件特别值得骄傲的事情。如何把引以为傲的东西变成影视剧,给更多人看,你可以试试。”王成刚说:“理解他们创业的艰难、攀登技术高峰的艰辛、创始人的决心,是他们的初衷和本源。可惜我当时技术不行,几次尝试都控制不了这么大的一个题材。不甘心,开始磨练技巧,努力学习。经过六年的写作技巧和素材采访,我在2015年重新开始写作。新作把原来的《我爱火车头》改成了现在的《奔腾年代》,构建了《许国义梦,徐爱一横》两条故事线
《希望之地》创作于2018年夏天。王成刚当记者时,积累了一些素材,并在他的大时代原始素材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创造。在接受这项任务时,王成刚面临着《鸡毛升天》、《大江大河》等反映改革开放的优秀电视剧。如何向他们学习,如何从不同角度解释这个伟大的时代,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王成刚与导演吴子牛和创作团队讨论,发现了一个特殊的角度,即多线索叙事。大部分电视剧都是一主一对两行叙事,三行的片子很少,更别说工农兵儒商交织了。困难确实很大,但王成刚愿意迎接挑战。经过一个多月的讨论和构思,我们终于在“人物共情、事件分享”两点上找到了多线索叙事的解决方案。《央视一套》主编上官如野对主要人物的设计提出了重大修改建议。这个提议一度让王成刚停止写作16天,这让剧组把这本书逼疯了。这个提议是为了重塑接下来的10集。想了想,王成刚终于想通了。朝这个方向转变后,马晨的职业路线和产业链得到了统一和升华。方向是对的。再慢也要往前走。
真实是底色,生活是笔墨
湖南史静副局长王成刚担任一线记者十多年。始于800多集的专栏剧《故事会》和100集的自画像剧。之前写过《子弹洞》《战旗》《愤怒的英雄》《觉醒》等电视剧。
王成刚说,剧本创作最大的困难是素材的积累。比如《希望之地》就有一个情节。在深圳工作的焊工马浩给在内地锅炉房工作的女友写明信片。每隔三天,上面是:“25楼想你,26楼想你,27楼想你……”闭门造车想不出这样的细节。这个故事是深圳国际贸易大厦建造工人的真实故事。王成刚说,他一生只收集散落的珠子和碎玉,然后用心去感受,加入了一个特定的情境。
《希望之地》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导演,编剧,李、、、尹主演,以平民英雄的群体形象,从普通人命运的曲折中,反映了时代和社会进步的巨大变化。该剧好评如潮,获得全国电视剧收视率冠军。
谈到《希望之地》的初衷,总制片人王艳坦言:“我是一名78岁的大学生,1982年毕业,同时担任剧中主角。这是新中国翻天覆地变化的伟大时代。有很多史诗般的故事,也有很多可敬可佩的人物。我们想展示这些。”
《奔腾时代》讲的是江南机车厂,大家都可以用锐利的目光看出来。故事发生在中国电力机车的摇篮株洲。王成刚参与了整个R&D电力机车和生产单位,既不是株洲也不是株洲,但他一定是中国电力机车人。王成刚说:“我在株洲长大,就在田心机车厂的南边。故事开头,主角金辉煌读的《我为党奉献一切》一书,作者工作的地方,331厂、608科研所,都是搞飞机的,而田心机车厂、科研所是搞电力机车的,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但都是共和国的骄傲,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第一次飞行/“我在这里长大,亲眼看着父母创业,在工厂干了2年,大概是我的优势。常汉卿、吴、姚怀民...这些名字背后都是中国电力机车行业的真实奋斗故事。基于真实的历史事件,每一个人物都被合理地置于真实的时代氛围中,使得奔腾时代充分呈现出中国机车的发展轨迹。"
王成刚说,“什么是好节目?真实;现实主义的戏剧是什么?真的。”《希望之地》和《奔腾年代》中大约60%的事件都有原型和起源,是他写剧本最实际的地方。
这个国家有着共同的梦想,并努力寻求同情
王成刚是一位多愁善感的编剧。他说,他的两部致敬电影的主题围绕着“国家和国家的梦想,斗争和同情”。
《希望之地》采用了对共有事件进行交叉翻译叙事的表现手法。穿过月亮湾,人们聚集在一起,人物的故事像蜘蛛网一样展开。恢复高考、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赢得女排冠军等重大事件都是串联在一起的。小人物的成长过程融入到改革开放的洪流中,展现了小人物在大时代的挣扎,也用小人物见证了大时代的变迁。其中,“希望”作为全剧的“主题”,贯穿于故事的推进和人物的成长。
丢失录取通知书的马晨以学生身份进入大学校园。没有忘记农村经济发展的董,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回到农村。刘亦菲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不理会外界,致力于研究核心技术。生产队队长田青峰,带头铲青苗试水大棚种植。马皓放弃了工厂转正的机会,跑到了充满未知数的深圳..每个角色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举一动都离不开“希望”的内在驱动。当小人物在时代的激流中遇到“希望”时,就汇聚成大众对于振兴中华的多元愿景。正是通过一次又一次地描绘他们为共同的希望所做的努力,剧本成功地塑造了挣扎中的青年群体形象。这种多元化的群体形象呈现也最有可能引起现实的共鸣:“每个人都可以在剧中找到自己或身边其他人的影子。如果你被感动了,那我写的奋斗者之歌就管用了。”
《奔腾年代》在最初的创作中,是基于《金色的婚姻》和《父母的爱》两部优秀作品。要向优秀致敬,就要有自己的创新表达。如果说“金婚”和“父母之爱”是“每个个体家庭的幸福和希望,合在一起就是国家的幸福和希望”,那么“奔腾时代”就必须在这个基础上直接强化
第一,增强行业的真实性。近年来,我们的电视剧一直缺少特殊的行业剧,很难得到不同层次观众的认可。所以,核心驱动的剧情发展才是拍出好看的行业剧的关键,只能傻乎乎的努力去基层采访。人往下走,作品就往上走。这部剧集中展示了电力机车发展创新的专业化过程,以及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突破边界的困难和方法,成为最具创新性和趣味性的地方。
其次,将故事人物细腻真挚的情感,生动有趣的自我成长,生动准确的个人奋斗,在当下语境中进行考验和锤炼,将私人生活与国家命运的共情转化为重建公共生活的现实创作方法,从而找到国家和社会的精神脉搏以及伟大实践的价值。剧中有一个情节,常汉卿的儿子被一家西方公司邀请去欧洲工作。韩庆告诉他的儿子,“如果我的梦想失去了中国的属性,我为什么要回到30年前的中国?”如果我的梦想没有融入中国的复兴,我坚持了三十多年的是什么?”这句台词也奠定了《奔腾时代》的独特精神——立足中国发展的高度,关注现实生活,火车头驰骋,时代回味,理想闪耀。
“不辜负奔腾这个伟大的时代”[/s2/]
两部致敬电影可以满足观众,其间王成刚也经历了苦、甜、酸。他说:“我写了八部剧,还从来没有一部剧像《奔腾年代》这么难。这部剧的故事大纲是2015年形成的。当时的影视剧环境,被各路资本追逐的所谓大ip、小鲜肉、小花和各种穿越、玄幻剧所包围。”奔腾时代”在当时已经过时了。来回找了很多导演和演员,都很有激情,但是投资人和制作人都不看好,因为不赚钱不是现在市场的主流。现实主义电视剧往往会被缩小、削弱、边缘化。我到处求爷爷告诉奶奶,没人管。当时我很痛苦。不知道能不能坚持下去,能不能忍受孤独。第一,如果影视行业几年没有声音,没有作品,很快就会被市场抛弃;其次,很多影视公司邀请我写流行的市场剧。经过一段时间的冷淡和彷徨,因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因为国家大力倡导“有信仰、有感情、有责任”的文艺要求,因为国家有关部门不断运用各种政策鼓励创作现实题材,我才坚定了坚持下去的力量。感觉电视剧重回正轨了。作为创作者,要提高素质和志向,不仅是素质的素质,更是志向和志向。要有胆识和智慧,把定位意识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在国家的重要节点上产生一个双赢的作品,充满崇高的信念和理想,有收视率和点击率,才能不辜负这个伟大的奔腾时代。
《奔腾时代》讲述了中国速度的创始人的故事。在60年的跨度里,在小人物的生活中,见证了中国电力机车从无到有、从慢到快、从中国到世界第一的新“创业史”;同时,也要面对中苏关系破裂、三年困难时期、经济恢复调整、“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权力集中到权力分散、整合创新等重大事件。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创作,是作家面临的首要问题。常汉卿在剧中大结局的最后一句话“我很庆幸我出生在这个伟大的奔腾时代。”成为剧本创作的基点和情感基调。这是对这个民族的热烈热爱,是对创始人的崇高致敬,剩下的是冷静的创作方法。
如何真正观察时代,塑造具有人物责任的人物,需要作家面对社会现实。问题和苦难是为了迎接希望,面对未来。这种专注,是观众对时代的生活质感、情调和理想追求,可以静静地感知、温暖、激励。感受国家日新月异,家庭苦与苦,百姓喜与悲,不仅是观众的需求,也是热情讲述中国故事的基础和背景。用小人物描述伟大的时代,从平凡中看到伟大。
标题:(文化)王成刚:生活作笔墨,书写家国情怀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