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吉林福音时报”,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吉林长春、吉林、四平、辽源、通化、白山、松原、白城、榆树、德惠、蛟河、桦甸、舒兰、磐石、公主岭、双辽、梅河口、吉安、临江、扶余、洮南、大安、延吉、图们、敦化、珲春、龙井、和龙等各市发生的最新资讯。

主页 > 新闻 > (文化)是之这辈子 活得不容易

(文化)是之这辈子 活得不容易

来源:吉林福音时报作者:阙永春更新时间:2020-10-21 21:24:01 阅读:

本篇文章5380字,读完约13分钟

说到中国戏剧,我不得不提到北京民间艺术;说到北京人的艺术,于是之是另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他所创造的经典舞台艺术形象,为一代又一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演员树立了丰碑,站在了戏剧的道路上,提供了艺术标杆和纯粹的表演范式。

2013年1月20日,于是之离开了他孜孜不倦为之奋斗的世界,并热情拥抱。那时候他已经因病离开了自己热爱了20多年的戏剧舞台。

离开舞台后,于是之和妻子李满义曾经聊过将来谁先去八宝山。于是之说:“如果我先走,你会很痛苦,但我相信你仍然可以活得很好。如果你先走,那我怎么活!”他的妻子建议,当他们两个都在这里的时候,写下这些年的经历将是未来的一个想法。李满义的分工是准备材料,包括整理于是之的编年史、演员日记、未发表的文章手稿以及他们多年的通信。

(文化)是之这辈子 活得不容易

这项准备工作持续了20多年。在此期间,于是之病了,出院了,出院了,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从未离开过医院。

今年10月,于是之先生逝世六年多,《我与于是之的一生》终于由作家出版社偶然出版。这时,李满义已经94岁高龄了。

1949年春,李满义在华北人民文化艺术团开始相识相恋。有他们相爱时甜蜜的悲伤,有他们成家时琐碎的快乐,有他们成为父母后养育孩子的喜悦。此外,于是之跋涉了60多年的戏剧表演生涯和个人命运,讲述了演员生活无限风光背后的未知起伏。

读这本书的时候,一个明显的感受就是拒绝“崇高”。于是之生前非常反感别人在他的名字前冠以“著名表演艺术家”的称号。他只承认自己是“演员于是之”;有人叫他“师傅”时,他说出了“师傅不能到处走”这句话,后来广为流传。他一生都在努力,除了他的表演天赋,他做出了超越常人的巨大努力。书中有一章专门介绍了于是之早期的学习生涯。家里穷,辍学后,他拒绝放弃学习。他在40年代买的书,留下了他当时的自尊和勤奋。

(文化)是之这辈子 活得不容易

于是之晚年患了老年痴呆症。由于这种不治之症,于是之在晚年遭受了痛苦。作为他身边最亲近的人,李满义见证了整个过程,她也带着强烈的自尊经历了痛苦和内心的挣扎。她没有回避书本,勇敢地面对这些辛酸、不甘和委屈,以及外人的不理解甚至不尊重。“过这种生活不容易。他有生之年,绝对不能再受委屈了。我要对得起他。”从那以后,她陪他度过了一个艰难的晚年。书中还详细呈现了两个同样骄傲和自尊的人所经历的内心痛苦和挣扎,读《与疾病作斗争》让人落泪。

(文化)是之这辈子 活得不容易

老李曼·伊曼记录了沧桑中的相互依赖和陪伴,他一生中的信任和深爱让我们再次看到了爱情的表象。这本书内容丰富,细节丰富,对研究于是之本人和中国当代戏剧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新书出版之际,李满义接受了《北京青年报》的独家采访。

曾经一起玩过《雷雨》,但是那个时候“封建”,我没有看到于是之演的周平的脸

问:写这本书前后花了多长时间?我的书中有很多精确的时间、地点和事件。有没有查阅过什么资料?

李满义:前后大约四五年。但2013年他去世后,我还在整理资料,准备集中精力整理他的年谱,多加材料,写详细点,也算是他的“传记”了。正在这时,我最好的同学王振如的女儿王丹出现了。王振如活着的时候,他很渴望帮我找到关于它的信息。所以王丹退休后,想继承母亲的事业。她鼓励我不仅要写编年史,还要写一些我知道的关于于是之和我的故事。她不仅给我看了她的工作回忆录,还给我看了林同志的女儿写的《往事回忆录》和季羡林同志写的《病床杂记》,并说她会全力支持我。一般我写初稿,她整理成电子版;或者我口述,她记录整理,然后我修改。时断时续,花了好几年才成型。

(文化)是之这辈子 活得不容易

我有剪报纸和写日记的习惯,我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用过。此外,它还指剧院的大事记、于是之的工作笔记和其他材料。

问:是什么样的机会让你在1949年加入华北人民艺术团(北京人民艺术的前身)?

李满义:1949年春天,北平刚刚解放。北师大的一些同学看了解放区艺术团演的歌剧《赤叶河》后非常激动。从他们表演的内容,形式,音乐,我们之前都没有接触过,所以很受鼓舞。后来听说音乐人贺绿汀先生是这个团的领导之一,更让我们羡慕这个团。有一天,一个同学得到消息说艺术团在招新成员,于是我们十几个同学当时就决定报考。考试很简单,我们都被录取了。

(文化)是之这辈子 活得不容易

问:你和于是之是如何相识并相爱的?你欣赏他的哪些品质?

李满义:一个月之后我们才进入艺术团。认识之后,我们相处的很好。当时团委组织我们讨论“什么是正确的爱情观”。我们都以为谈恋爱不会影响工作。后来聊天的时候才知道我们是1944年“第一次见面”。当时我和邻居家的孩子想暑假学玩《雷雨》。角色分配之后,周平没有人可以演了。有人说他可以找个朋友。我被指派在剧中扮演樊沂。那时候的女孩子真的很“封建”。对齐词的时候没有抬头,根本看不到“周平”的脸。当时他的名字不是于是之。然后我们就聊起来,好像在讲笑话。这给了我们另一层理解。

(文化)是之这辈子 活得不容易

排练《莫斯科性格》很有意思,维克多想追求一个我演的只是苏联代表的女人,但是他们的爱情失败了,最后苏联代表嫁给了一个工程师。但是现实生活中是什么样的呢?通过共同行动,我们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这一次,于是之的爱情成功了。在演出结束后的庆功会上,我们宣布结婚。

他很真诚,没有坏心,总是尽力工作,爱学习,这让我觉得他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当我生病的时候,于是之给我做了一碗鸡蛋羹

问:除了做演员,他在家庭生活中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们两个经常有矛盾吗?

李满义:他不要求物质条件,尤其是对数字和金钱不敏感。有一次我发现我以前每个月住的钱数出了什么问题,就问他我发工资了,留在办公室抽屉里了。

同居不能说没有矛盾,但我们会努力缓解。有一次,他因为在外面工作不开心,回家打破了我的一个精装分数。我很生气,觉得他不尊重我。如果他再和我说话,我就不理他了。过了两天,他慢慢冷静下来,觉得自己做错了,于是正式向我道歉,认错。即使这件事结束了。

还有一次牙疼的厉害,吃不下饭,忍不住去了牙科医院。回到家,我一句话没说就躺下了,他也没说什么。呆了一会儿,发现他做了一碗蛋羹,从厨房拿出来给我吃,我吃了一惊。我从来不知道他能做到这一点。本来我心里就没有他不关心我的意思。

问:作为父亲,于是之是“严厉的父亲”吗?

李满义:是的,她非常爱她的儿子。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像朋友一样。他从来没有给儿子规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他认为这是有益的,支持孩子感兴趣的一切。于勇对无线电感兴趣,喜欢玩它。后来他加入了北海少年宫的广播组,很支持。于勇经常去我们的邻居霍焰家,跟着他去灯光室观看演出期间的灯光布置。于勇对台湾上演的戏剧不太感兴趣,但他不说服儿子喜欢。

(文化)是之这辈子 活得不容易

于勇后来作为工人进入工厂。当我们周末回家时,我们经常喜欢听他谈论工厂的事情。一方面可以理解儿子的成长;另一方面,多了解工厂也有助于他写剧本。

当知道对学习英语感兴趣时,他向英若诚、吴世良、沈等外语好朋友寻求帮助和指导,使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受益匪浅。

于是之一生中有三大遗憾

问:老舍在北京演出的第一个剧本是《龙须沟》,1958年的《茶馆》全国闻名。当时老舍先生经常去北京人艺给导演和演员讲戏。于是之眼中的老舍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李满义:是的,他曾在文章中写道:“老舍先生像老郭和我们的曹禺院长一样,用他的戏剧训练我们,一步一步地滋养戏剧走向成熟。北京人艺像个孩子。每天都是从成年人的言行举止中培养出来的,逐渐形成自己的性格。”

就老舍先生而言,他认为自己从来不为国家和人民贬低自己,他总是想着为祖国而奋斗。一生平等待人,给他人间温暖。他会用言语把温暖传递给人们,抚慰人们的心灵,期待人们和谐相处,和睦相处,互相信任。老舍先生是三教九流之友,精通人情世故。除非精通人情世故,否则他写不出《茶馆》。但是老舍先生对人和事都很真诚,没有这一点他就写不出《茶馆》。这个性格决定了他写作时不撒谎,不夸张,不撒谎。

(文化)是之这辈子 活得不容易

他写剧,首先是尊重生命,其次是心里有看戏的人。所以观众爱看他的戏,演员爱演。老舍先生的文字极其精炼简练,甚至35句几十个字就能描绘出一个生动的人物。它过去常常使用“陆地靠近海洋,风俗靠近优雅;《师天下,返璞归真》是献给老舍先生的,引用臧金淑在《元曲选》序言中的话来描述老先生的创作特色,说他用“白话”说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道理。

(文化)是之这辈子 活得不容易

问:剧院里很多人都知道有“戏剧皇帝”之称的演员石慧是于是之的叔叔。提到于是之的遗产,往往要追溯到《史记》。于是之个人如何评价施华的表现?你受过他的教导和影响吗?

李满义:施华对他的影响不是他教会他的——施华从来没有告诉他如何行动,从来没有。石华对它的影响是无形的,是潜移默化的。

石比大12岁。当他四处奔波赚钱养家时,他还是个孩子。当时,石华在一家影剧院工作,大喊自己是家人之一要去看电影。其实他不看电影,就在石华屁股后面跑来跑去,石华去哪了。当他稍大一点的时候,他发现石慧家里有很多书,这是他最羡慕的。

石慧去上海演戏后,收入稳定,家庭生活好了很多。有时候家里真的需要钱,就给上海写信。石华送了点钱,像他业余时间学法语,石华支持。

那时候,每次石华演一个角色,他都会照例送一张剧照到家里。《海棠》、《金小鱼》和《变形记》的剧照,杜挚在家里看过,印象是“每个角色都很不一样”。此外,石慧还写了一本名为《舞台语言》的小册子,提出阅读台词要“生活化”。当时,石慧曾参加业余表演,对这三个字印象深刻。石慧还创造了一套标志线条处理的符号,但他也学会了使用它们。

(文化)是之这辈子 活得不容易

很少看到石华现场表演,但石华来北京表演《海棠》和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时就看到了,让他大开眼界,看得入迷。后来业余剧团还演了《人间最伟大的演出》。他在《石华》里演慕容天喜,石华偷偷去看。戏演完了,有人发现了,问石华有什么话要说。石华“扔下”下一句“孩子胡说八道”,转身就走。不久,石慧从上海给他的弟弟石成写了一封信,信中提到了剧院。大概的想法是,他看小孩玩慕容天喜的时候,其中一个细节是喂他姜汁的时候,喂完后用手擦了擦嘴和碗底,然后用手指在嘴上擦干净。这个技能是他自己加的,不是抄的,说还不错,以后想再玩的时候可以考虑加。这些话无疑是很大的鼓励。多年来,他一直痴迷于它们,它们藏在他的内心深处。我知道这件事发生在1985年,但我正准备写一些文章回忆我的导师和朋友。有一天我们聊起石华,他神秘兮兮地告诉我石华说的话。然而,他说:“我不打算写这个。”我知道这是“于是之”。而石华从来没有当面表扬过于是之。

(文化)是之这辈子 活得不容易

解放后,《龙须沟》在北京上演后获得巨大成功。演过的程疯子也得到了一些好评。石慧此刻碰巧在北京。再一次,他不声不响不打扰任何人在剧场看龙须沟。戏散了,他没去后台。他直接回家了。事后有人告诉我,石华来看戏了。既兴奋又紧张,渴望听听叔叔的意见。第二天跑去石华家,可惜石华不在家。几天后,石慧回到了上海。当时两个人都很忙,但心里一直在想这件事。直到1957年“反右”传来关于石华的噩耗,他的“担心”才成为终身遗憾。

(文化)是之这辈子 活得不容易

问:在你看来,于是之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李满义:首先,我没有读够书。第二,不是真的精通外语。他特别欣赏英若诚和童的好外语,可以用来学习知识。他学了很多外语,初中日语没几天就辍学了;后来学了一段法语,自学了英语。解放后,我们都重新学习了俄语。他的语言能力也很聪明。他学的每一种话都敢说,但是没有一个精的,没有一个人能打赢去学知识。这是他最大的遗憾。第三,他想演独角戏,但没人写过;他也想演曹雪芹。后来他总是在家看《红楼梦》,却从未遇到满意的剧本。他也觉得可以演毛主席晚年,但他没有。这些都是他的遗憾。

(文化)是之这辈子 活得不容易

94岁的时候记忆力特别好,可能跟常年做数独有关

问:你已经94岁了,记忆力还是那么好。和你常年数独有关吗?数独对你有什么影响?

李满义:我不是有意识地做数独,这完全是偶然的。大概从2005年开始,病情不断发展,经常要住院。当时没心情整理资料看书,真的很无聊。后来无意中在报纸上看到一个数字游戏——当时不知道是数独,就和护士们一起研究摸索。渐渐的开始了,也有了兴趣,就一直坚持到现在,每天做一点。后来从书上了解到数独可以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和想象力,还具有智力开发、休闲减压、抗衰老等功能。我大概是在这么多年坚持做下去的过程中受益匪浅。

(文化)是之这辈子 活得不容易

问:是的,智先生晚年得了老年痴呆症。作为患者身边最亲近的人,走过这么多年的一路走来,你有什么感想想告诉读者吗?

李满义:作为一名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家庭成员,我想说几句话。大约20年前,当这种疾病第一次出现时,人们对阿尔茨海默病知之甚少,每个人都在听老年人的常见病,如高血压、中风或偏瘫。很有同情心;但对于一个“老态龙钟”、健忘、健忘、不能令人满意的人来说,往往被当成笑话来说,甚至失去了对患者应有的尊重。这个我深有体会。所以首先要说的是对他们有真正的尊重。

(文化)是之这辈子 活得不容易

其次,目前对这种疾病没有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护理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有个医生曾经跟我说,一般来说,有三种情况需要注意:一是因为长期卧床休息,容易发生多发性肺部感染;二是由于吞咽功能下降,容易产生营养不良,导致器官衰竭;三、由于护理不慎,如跌倒、褥疮等。,会诱发一些并发症,从而加重病情。所有这些情况对病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所以家庭照顾要特别小心。如果护理做得好,可以延长患者的寿命。

(文化)是之这辈子 活得不容易

我相信,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疾病在未来是会被克服的。


标题:(文化)是之这辈子 活得不容易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吉林福音时报介绍

吉林福音时报立足本地,服务市民,是吉林省内比较知名的互联网媒体传播媒体之一,专业的编辑、记者团队为网民提供新鲜、真实、有用的新闻资讯。在吉林福音时报不仅可以看到最快最全的长春新闻资讯和生活信息,还将要闻、焦点、社会、民生、财经、房产、汽车、教育、健康、旅游等一网打尽。特色鲜明、内容丰厚的吉林新闻网让您的视野丰富多彩,让您的生活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