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闻}大城市养老 多主体发力
本篇文章2579字,读完约6分钟
核心阅读
老龄化程度高,养老需求多样,如何解决大城市养老问题?广州为老年人提供不同层次、不同条件的服务,鼓励市场力量做好专业的事情,集中政府力量监管、自下而上保障,多主体共同努力,完善大城市养老模式。老年人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高。
“老了,头发白了……”抒情的旋律令人陶醉,更能引起共鸣的是歌词中描述的场景。
随着中国快速进入老年社会,如何在城市养老成为民生大事。广州作为一个特大城市,是典型的城市之一。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全市共有老年人169.3万人,占登记人口的18.25%。
如何解决难题,满足全社会多元化的养老需求?如何发挥市场调节和配置的作用?近年来,广州一直在探索。
要求
不同的老年人需要不同的服务
俗话说“一家有老,若有宝”,但也有“一人残疾,全家失衡”的说法。老年人的状况与家庭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对于老年人来说,可以分为三类:自理、部分残疾、残疾。不同州的老年人需求不同。最迫切的需求是助餐,医疗和生活护理相结合。
午餐时间,广州荔湾区董娇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老人餐厅非常热闹。刷卡后可以当场点餐,也可以通过手机提前下单。米没有极限。
92岁的叶一年多来一直推着腿脚不方便的66岁的儿子。“很方便,有时候来不了就送志愿者回家。”
除了午餐,叶奶奶和儿子还会参加服务中心的一些活动,打太极,听健康讲座,和老人交流,在中心的护理站看病,甚至要求护理人员提供生活护理、个人护理等个性化服务。
家里情况照顾不了怎么办?
几个月前,78岁的杨毅突然中风,出院后无法自理。85岁的梁书不能照顾自己。幸运的是,越秀银杏怡园这一养老服务机构,已经向社区开放,离家近了。家属可以随时探视,专业护理人员可以照顾。老人一天比一天好。
“这种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可以有效缓解大城市中心城区养老床位“一张床难找”的问题。”该组织的负责人何陶虹说:“我们将首先评估老年人的实际情况,然后提供最合适的服务。”
如果老人能自理,但又怕发生意外,工作人员会建议安装家庭养老床,对家中进行老龄化改造,安装智能设备,记录老人的生命体征和活动轨迹,如有异常,系统会自动报警。
长期或临时护理、餐饮、上门护理、家庭养老床...各种养老需求可以促进各种养老服务,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目前,广州有11个区级和153个镇级居家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全市社区养老设施覆盖率100%,享受社区养老服务的老年人超过18.4万人,占老年人总数的10.87%。
市场
鼓励社会力量进入
七年前,海珠区沙园路1号只是一座旧厂房,位于市中心。当时,广州积极探索解决养老问题的办法,鼓励市场力量进入这一领域。
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简化审批程序,在土地使用和床位方面有优惠和补贴...这让劳伟敏看到了机会。
“老城区地理位置好,老人多,周围没有类似的机构。养老院有很多事情要做。”劳伟民与厂房公司合作成立了松和养老院。绿树成荫、宽敞的花园式养老院,有近900张床位。
当初宋河定位是高端养老院,收费很高。运营近一个月,咨询的人很多,但留在里面的人不多。经过充分调研,松河调整战略,面向中端人群进行定位。价格也比刚开始下降了30%,住在里面的老人逐渐增多。
养老事业不是一个短期的事情。对此,劳伟民一直都很清楚。“入住养老院前期靠宣传和价格吸引,后期靠口碑。”
注重环境、设施、服务,这里入住率95%以上,被广东省民政厅评为“五星级养老机构”。但是劳伟民仍然感到“巨大的压力”。
“近年来,政府大力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养老行业。门槛低,但竞争更大,就是优胜劣汰,发挥市场在养老服务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广州民政局负责同志说。
目前,广州73%的老年床位、85.5%的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体、91%的老年食堂由社会力量提供。私立养老床位占广州总床位的70%,社会力量成为广州养老服务的主体。
“从开设养老机构,到改善老年床位,到为老年人食堂提供食材...社会力量的进入,意味着政府力量可以得到有效的解放,更多地放在监督的保护和引导上。”广州民政局的负责同志说:“专业的东西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
公平的
政府能盖底,群众有底
在被送到广州老人院之前,陈文军是一个“三无”(没有工作能力,没有收入来源,没有依靠)的人。他提到去养老院,就转身走了,不给任何人面子。2016年9月,一场疾病爆发,陈文军崩溃。经过治疗,他被送到了一家养老院。
“过去,别人告诉我不要去老人之家。没想到来了之后舍不得走。工作人员态度很好。院长还给我带来了新衣服...感谢政府的关心,我在这里可以安心了。养老金。”陈文军说。
“像陈文军这样的老人属于特殊保护对象,由政府保障。我们的公立养老院必须承担这一社会责任。”广州老年医院副院长常说。
只有政府能捂底,群众心里才有底,才能避免市场失灵带来的养老公平问题。
为此,广州市民政局定期走访并积极服务,加强对孤寡老人、空老人和残疾人等老人的照顾服务体系;购买“三无”等居家养老服务、低收入和低收入计划生育专项支持人员,资助无障碍设施改造;率先建立统一、困难残疾人优先、公开透明的公共养老机构等候制度;为全市老年人购买综合意外伤害保险,资助全市10多万残疾人、独居老人和老年人使用“平安安通”智能养老服务。
政府除了捂底之外,还注重扮演好引导者和监管者的角色。
广州有效引导养老产业发展,以老年人需求为重点,加强顶层制度设计,深化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改革。从一开始就降低准入门槛,给予一定数量的资金支持,然后出台土地利用规划、政策、标准、星级,既鼓励又规范市场发展方向。2009年以来,全市共投入5.3亿元支持民营养老机构发展。
政府监管,大数据可以是有效的武器。进入广州养老服务数据监控中心,大屏幕上,老年人食堂数量、全市助餐申请人数、居家服务供养对象等数据清晰可见。通过该平台,可以准确掌握全市养老服务情况,进而合理整合服务资源,平均分配补贴资金,同时规范管理,防止欺诈,监管更加细致高效。
“大城市养老,必须靠多学科共同努力。”广州民政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会继续下大力气养老。打造养老餐饮、医护结合、家政+养老、嵌入式养老、提高养老机构质量和效率等民生品牌。完善“大城市、大养老”模式,构建全覆盖、多层次、多支持、多主体的养老服务格局,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标题:{健康新闻}大城市养老 多主体发力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