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难好人”应是社会共识」
本篇文章948字,读完约2分钟
近日,成都中医药大学两名医学生在湖南常德火车站下跪,因救不了一个人受到严厉批评,登上微博热搜。8月23日晚,成都中医药大学相关工作人员向本报表示,学校计划在大一开学典礼上给两位同学颁发特别奖,以此来彰显爱心精神,教育大一新生。
可惜救人失败。但是,要理性面对一个无奈的事实。救人成功的关键因素有很多:节约设备、节约药品、节约环境、节约时间、节约技术,这些都会影响“救人结果”。总之,能否“成功救人”,需要很多因素和条件。既然是“紧急救援”,就会有两个结果,一个是“成功”,一个是“失败”。当然,我们希望每一次“紧急救援”都能成功。问题是谁能做到“每次都成功”,更何况还没毕业的医学生,连神仙都做不到。
人们之所以对“救人失败”给出差评,在于“医学生”的身份。就因为是医学生,就认为自己一定要有“急救”的能力,如果有“急救”的能力,就一定要“徒手祛病”。如果参与拯救生命的不是“医学生”,而是“普通人”,那么“拯救生命失败”是可以原谅的。这种思维是严重错误的,何况是“医学生”或者“大专家”,不可能“每次都成功”。否则,医院里就不会有哭声,就会有“心碎”的分离。设备齐全,医疗齐全,就需要“无奈分离”,在公共场所这样的地方,“抢救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实际上,正是一些人心中的“道德洁癖”让医学生因为救命不力而饱受差评之苦。“救人失败”需要理性对待。更应该看到的是“该拍就拍”的勇敢行为,更应该看到的是“医学生”的“百折不挠”责任:一个中年男子从常德火车站候车室走到站台天桥时,突然气喘吁吁地倒在地上。随后,对两名女孩进行了20分钟左右的心肺复苏,直到救护车赶到才离开。该男子获救后不幸身亡,其中一名女生离开时忍不住抽泣。操作手法没有问题,救人的心情很强烈,连续治疗20分钟。对生命的尊重,可以说是“情深”。我们有什么理由去谴责这样一个好人?
当然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例如,公共场所的紧急救援不仅要依靠“见好人”和“见医生”,而且要在车站、码头、机场、动车、地铁等公共空房间建立“专业救援队”,缩短医院救援时间。
死者家属说“我们还得感谢”,学校说“一定要奖励”,都是对“好人有好报”的维护。对于社会来说,要形成“不为难好人”的氛围。医学生救人不力被人诟病,“不为难好人”应该是社会共识。(郭)
标题:「“不为难好人”应是社会共识」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