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快讯}“扶教育之贫”更要“靠教育扶贫”
本篇文章1716字,读完约4分钟
2020年是全面战胜贫困的最后一年。要取得全面胜利,需要深入分析严重贫困地区在有效实施教育精准扶贫战略中面临的多重困难,以确保贫困地区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重度贫困地区之一,贫困面广、点深、差异大。虽然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实施精准教育和扶贫政策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许多不足。基于对西北地区扶贫的研究,我们分析了影响教育精准扶贫有效推进的因素如下:
第一,自然环境恶劣。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差,导致农作物品种少,经济发展慢,交通不便,生活环境艰苦,人文环境差,偏远地区文化娱乐生活差。恶劣的自然环境直接制约着精准教育和扶贫的有效实施。一方面,高学历教师因为受不了恶劣的环境,不愿意投身于西北地区的教育事业,甚至当地优秀教师都走不动路,造成“铁甲教师流水学校”的局面。此外,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封闭,网络资源建设不完善,教师接受专业教学和培训的机会较少,教师无法及时掌握先进的现代教学技术和教学方法。教师水平是制约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核心瓶颈,也是贫困地区扶贫的主力军。另一方面,西北农村的许多农民因为农作物歉收而无法谋生,这迫使他们选择外出打工。这种现象产生的新问题是如何有效地保证当地留守儿童接受良好的教育。虽然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怀保护的意见》,但实际上,留守儿童和寄宿制学校儿童的关怀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但他们的孤独、易怒、自卑、厌学、自立和教育状况并没有完全改变。对于西北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来说,缺乏关爱工作和专项投入。在一些学校,照顾寄宿留守儿童的底线是“确保不发生任何事情”。此外,农村教师恶劣的生活条件给留守儿童的教育带来了许多困难。
第二,人力资本差。人力资本是凝结在个人身上,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体力、健康、知识、技能和能力。根据人力资本理论,个人获得的教育有助于提高他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增加他的人力资本。西北一些农牧民族贫困地区长期以来形成了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给了穷人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念,认为自己的生活应该是这样的,这种观念代代相传。上学没有意义,却耽误了种养的生意。父母不重视教育,自然不赞成给孩子更多的教育。很多适龄人口只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就不上学了,反而选择在家工作或者出去打工,经济收入还在低收入阶层。父母自身的人力资本积累不仅影响自身的收入水平,也影响代际收入流动。这种代际传递形成的弱人力资本,使得依靠教育在短时间内难以脱贫。
第三,文化资本差。文化贫困理论指出,文化贫困通常导致穷人与其他社会成员的文化和生活方式隔离,对下一代穷人造成极大的负面干扰,从而形成贫困的自我维持和不断复制,导致贫困的恶性循环。由于长期忽视教育,缺乏文化娱乐活动,西北贫困地区的文化资本贫困已经形成一定程度。有些地区存在不上进、被动等待、以穷为荣等落后、消极的贫困文化。在教育扶贫中,也存在扶贫效果偏离政策初衷的现象。比如一些贫困家庭不支持孩子接受免费的中等职业教育,认为读中等职业教育虽然不花钱,但是耽误挣钱,所以选择直接出去打工,即使配对帮工多次上门动员,也无济于事。相关部门因地制宜开展特色种养、农村电商等实践技能培训。但有些穷人对这种培训很抵触,认为这是浪费时间,甚至是通过发放“误工补贴”来吸引人参与的奇怪现象。因此,教育扶贫也需要承担起转变贫困文化、帮助贫困人口树立扶贫信心的重要使命。
第四,教育扶贫计划顶层设计不足。教育扶贫既需要“教育扶贫”,也需要“教育扶贫”,二者密不可分,相互依存。这意味着在教育扶贫规划的顶层设计中,必须通过各种政策手段来弥补教育发展的不足,努力做到“教育扶贫”;也要通过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促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但从各地出台的规划来看,“教育扶贫”备受关注,重点是帮助弱势地区和特殊群体;但“教育扶贫”需要在总体规划中进一步落实。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教育在扶贫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一些扶贫政策存在一定程度的“一刀切”现象,出现“教育致贫”、“脱贫后返贫”等极端情况,不仅导致人均受助人数减少,还影响了扶贫效果的发挥。因此,在实践中,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教育扶贫规划的顶层设计。
(作者:宁本涛,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
来源:人民网
标题:{教育快讯}“扶教育之贫”更要“靠教育扶贫”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