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快讯}环境设施改善、课程补齐开足,甘肃省秦安县——老师走起来 学生留
本篇文章2321字,读完约6分钟
核心阅读
甘肃省秦安县的许多农村学校,由于环境恶劣、师资力量不足、交通不便,曾经存在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
秦安县按照“学生不搬老师”的思路,建设了龙城教育园区。教师统一授课,课程完成,环境设施改善...师资力量稳定,学生上学方便,教学质量提高,曾经流出的学生又回来了。
放学后,常,一位农村教师,像往常一样站在学校门口,看着学生们三五成群地离开。
这里是甘肃省秦安县龙城镇徐墩村徐墩小学。自1988年以来,常一直坚持这一理念,并见证了30多年来当地农村教育的变迁。
稳定师资力量,就近招收农村儿童
从秦安县到徐墩村需要一个多小时,深山沟,交错的毛良。这个小山村,地处高山,干旱多雨,人民生活艰苦,出行不便。
1988年,高中毕业后,常回到家乡,当了一名民办教师。“刚来徐墩小学的时候,工资只有40块,学校有7个老师。”常说,这所山村小学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最多有220多名学生。后来由于适龄儿童减少,实行退学并校政策,规模急剧缩小。
“如果地点偏僻,学生减少,老师就不来;没有好老师,父母就把孩子送到镇上或县里读书。这样,就成了恶性循环。”常说,除了教学环境差之外,学校课程设置也不充分、不均衡,孩子们以前几乎没有见过专业的音乐、体育和美术老师。
在秦安县,这种情况不是孤立的。秦安县是我国扶贫开发的重点县,属于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面积大、人口多、程度深。全县257所小学中,完成小学62所,教学点195个,其中学生不足100人的学校175所。而且农村小学分散,班级规模小,861个班学生不到25人,396个班学生不到5人。“另外,山村条件差,教师不愿来留,教育资源短缺,教师队伍不稳定,城乡学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突出。”秦安县教育局表示。
为了稳定师资队伍,让农村孩子就近上学,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秦安县按照“学生不搬老师”的思路筹集了2900多万元,在全县最偏远的龙城镇建成了总面积11200平方米的龙城教育园区。
园区分为居住区、办公区和综合服务区,包括3个教师周转房和1栋教学科研综合楼,配有食堂、锅炉房、健身器材等附属设施,让教师安居乐业,全身心投入教学。
2015年,常唐琦从徐墩村破旧的砖房搬进了龙城教育园区。他住的房子80多平米,两室一厅。“我只交了2万的定金,水电暖气费用由我自己承担。”他说只要值班一天,就不用交房租。“但他会在退休后一年内搬走,押金会全额退还。”截至目前,园区共有教职工159人。
与此同时,秦安县改革建设了新的小学和教学校舍,优化了教学环境。“过去,学校的教室很旧,墙壁也破了。老师们不得不在课后自己做饭。现在校园装修好了,请了厨师做饭。我们可以更专注于教学。”常对说道。
整合调整资源,整体提升教学水平
如今,常的身份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不再是徐墩小学的老师,而是“学校人”和“公园人”。“所有教师,根据完成小学和山地教学点的地理分布,学生的近切录取和小学教师的富余和不足,进行统一调整和调配。龙城教育园区主任王旭升说。
园区内所有教师实行统一授课: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学科教师相对固定,定期交流授课;理科、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的老师会随机巡回授课。同一个学科的老师可以在很多学校给学生上课、听课,有效解决了偏远山区学校老师发不去、留不下、课程不够多、开不均匀的问题。该镇中小学有230名教学和行政人员,包括78名正式教师和12名巡回教师。
王新毕业于天水师范学院音乐教育专业,是龙城镇中心小学的一名音乐教师。从去年开始,每周二和周四下午,她都会去徐墩小学和赵山教学点给孩子们上音乐课。“主要教简单的儿歌和基础乐理知识,每个教学点上两节课。”她由体育和美术老师陪同。"我们跨班,有专门的司机接送."王新说。
园区根据学校的地理位置,将辖区内的17所小学划分为4个教学区,设置4条接送教师的路线,每条路线配有专用汽车。同时,在步行教育区修建了36公里的道路,确保步行教育模式的顺利运行。
"现在,每周两个晚上是我们集体教学和研究的时间."据常介绍,整个园区的老师分成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声体美四个教研组,在园区集体备课、讨论、交流。此外,园区教学资源网设置了优秀的教学范例、教学课件等栏目,各教研组定期上传相关资料供教师查阅。
吸引学生回国,教育成本显著降低
园区建立后,龙城镇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三年来,在全县六年级小学教学质量监测中,龙城教育园区从17个乡镇的第十三位上升到第八位,进入中游;全镇的学业评价分数从县内排名靠后上升到了中等水平。同时,学校之间的差距也在缩小。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我明显感觉到孩子们更加开朗,更愿意与老师互动。”王新说。
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学生回归。据报道,目前已有68名失学学生重返原学校。卞永强,11岁,四年级前就读于禹城中心小学。"父母在镇上租了一栋房子陪伴他们。"常唐琦告诉记者,随着徐墩小学条件的改善和师资力量的增强,家长们把他们送了回去。“现在,他们兄弟都在徐墩小学,可以步行上学了。”
“孩子可以就近入学,既巩固了义务教育控教的成果,又降低了学生家庭的租房、交通、误工费,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常认为。
从走读到教学,农村教育成本也明显降低。当地政府曾经计算过,偏远山区教学点的学生被撤到大型小学,每天有387名学生上下学。需要14辆校车,日费4200元;现在不用接送老师,只需要4辆校车,每天1200元,比接送学生少3000元;按200天的上学时间算,一年能省60多万。
总结经验,秦安县投资1.28亿元启动莲花、安福、五营三个教育园区建设,服务于该地区34个行政村的32所学校,惠及4600多名学生。(本报付费正文)
来源:新华网
标题:{教育快讯}环境设施改善、课程补齐开足,甘肃省秦安县——老师走起来 学生留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