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快讯}职院教师战“疫”日记:夜班接热线,我被一种精神深深打动
本篇文章1503字,读完约4分钟
这是吉林城市大学思想政治系冯老师的日记:
今天是我在12320疫情报告热线做志愿者的第一个夜班。今天晚上,我接到了同一个人的两个电话。也就是说,这两个电话让我感受到了根植于中国的那种生生不息的精神。
12320一个电话进来,我按了摘机,很自然的在2月9日21:30说了一句“你好,吉林12320,请说话”。
电话那头是一位先生,他大声告诉我:“我想去武汉,告诉我怎么才能快速到达武汉!”我的心弦瞬间绷直了,心想,这是谁?我坐下,小心翼翼地问:“你去武汉干什么?”
“我还能做什么!我能打能跑,力量无穷。他们去武汉就去武汉!”他在电话那头不耐烦地解释道。
听到这里,我稍微放松了一下,笑着对他说:“你想当志愿者吗?”
收到肯定的回复后,我向他解释,没必要去武汉为抗击疫情做贡献,我们的家乡吉林也需要我们的守护。我耐心的跟他解释完志愿的过程后,他“哦”的一声挂了电话,外面的夜色里捕捉到了挂电话的“嘟嘟”声。我的心像风一样凉爽。当时没想到他会关注这个电话。
这个晚上,不断有咨询电话打进来。每当我帮电话那头的朋友解决问题的时候,我就觉得“好有用”。但不知怎么的,我还是忘不了昨晚吵着要去武汉的那位先生。
五点整,外面还是一片漆黑。等我起床倒热水,电话又响了。我无意中对准了通话记录。是他!
半夜吵着要去武汉的那位先生又打电话来了,但这次不一样。他听到我的声音后,有点激动,但很久很久都很安静。慢慢对我说:“你知道这八分半钟,我翻来覆去,手心出汗,根本没睡。”我好奇地问他为什么。他说:“我一定要当志愿者,我一定要当志愿者,我一定要当志愿者!”
“为什么一定要做志愿者?”顺着他的话,我莫名其妙地问。
没想到这个问题像是在问他的悲伤。电话那头很久没有声音了。如果没有轻微的呼吸声,我以为他像昨晚一样挂断了我的电话。然后他给我讲了一个很长的故事。
“我是个不喜欢学习的孩子。我从小调皮捣蛋,长大了也一样。我对朋友很忠诚,我总是站出来。然而,有一件事却像是我心中的一根刺。一想到这些,我就想不停地打自己,但还是觉得很愧疚。”
“是什么?”我有点慌慌张张地打断了他。
他叹了口气,说:“我十几年前和非典斗争过。我年轻但没有选择帮助别人。我一生都是徒劳无功,一事无成。所以这十年无论做什么,我都有很深的负罪感。兄弟,我在我爸我妈我姐背后打这个电话。你一定要帮我。”
又跟他说了申请志愿者的流程,这次让我吃惊的是他一直在感谢我。
放下电话后,我一直在想他这八个半小时在想什么。多么大的权力,让他觉得只要国家需要,他就必须帮助。即使没有行动,他心里也会难受。
我环顾四周,周围是一排排空摆摊。白天,到处都是年轻的志愿者。他们十八九岁,二十出头还没大学毕业。他们可以选择安全舒适的生活。让他们走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力量有多大?
我会再次看着自己映在玻璃上。这个时候我已经很累了,但是是什么巨大的力量让我坚持今晚的位置和袖手旁观的位置呢?
我知道答案一定是某种强大的精神动力。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工作。我是一名职业学院的老师。我很高兴我是一名思想政治教师,我很高兴我必须让我的孩子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突然知道答案了——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改革创新为时代要求的中华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是兴国之魂。它曾经是、现在是、将来也将是中华民族克服一切困难、勇往直前的不竭精神动力。
它形成了中国的灵魂,形成了中国人的性格。不仅体现在抗击疫情的英雄身上,也体现在电话那头连名字都不知道,却大力支持抗击疫情的普通人身上。这就是中国精神的缩影!
这时,空的天空微微有些明亮,夜色也悄悄散去。
吉科app华欣欣
标题:{教育快讯}职院教师战“疫”日记:夜班接热线,我被一种精神深深打动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