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头条)旅游“打卡点”上的脱贫故事
本篇文章1126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昆明8月3日标题:旅游扶贫故事“看点”
新华社记者赵
“中午有两桌,过来帮忙!”打完电话后,怒族村民赵德江带着一群游客走进他的花园,体验采摘水果和蔬菜。如果他想吃的话,他自己摘的。晚饭后,赵德江带领他们参观了村里的水磨和特色民居,欣赏了文艺队的歌舞,谈论了怒族的传统文化。
“我们习惯于看到自己,不觉得尴尬。来这里的人都说山好,风景好。”云南省怒江州公山县冰钟洛镇茶拉村村民赵德江说,他起初不明白,但后来意识到,这是把山体洼地改造成“打卡点”的关键,也是他们最引以为豪的地方。2019年,查拉村被选为全县重点扶贫示范村项目,吃“旅游饭”的人越来越多。
山峰沿河而立,河水沿山急转,形成半圆形的大海湾,被称为“怒江第一湾”。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冰中罗已经成为国内外游客自驾的热门出拳场所。在查拉村,大多数村民住在以石板和原木为墙的怒族传统房屋中。该村区位优势明显,是游客“打卡”冰中罗的第一站,为当地发展乡村旅游创造了条件。
"当游客来的时候,他们必须想办法留住他们。"带着这样的想法,赵德江在几年前翻修了自己的老房子,开了一家农家乐招待远方的朋友。当初装修没钱,农家乐也有些“穷”。他没想到的是,游客不仅没有放弃,还在回国后为他“打广告”,农家乐的游客继续。
其实认识赵德江的人都知道,他创业不容易。几年前,由于一次事故,赵德江被严重烧伤,目前身体仍在恢复中。他瞄准乡村旅游的发展机遇,为家人过上好日子。“不能光靠政府,要努力。”赵德江坦言,农家乐让他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
2017年,赵德江率先在村里脱贫,也依靠旅游扶贫示范户项目的支持,带动了周边7户有档有卡的就业。“我的家人太忙了,所以我经常不得不请他们帮我一把。除了发工资,我还定期采购村民的蔬菜水果。”他说。
菜园子里种水果蔬菜,客人来亲手采摘;装修了几个房间,配有独立卫生间;琵琶肉、石饼等特色食品已成为游客必点的一道菜...经过摸索,他家的农家乐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随着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赵德江一年能赚近10万。去年9月,他还被评为云南省“光荣贫困家庭”,并代表怒江州领取了“证书”。
受疫情影响,农家乐生意不如往年,但赵德江比以前更忙。在过去的两个月里,他和空一起跑到城里,忙着购买扩建和改造农家音乐的材料,工人们时不时地在家里进进出出。“我想利用这段时间扩建大坝,然后停20辆车。二楼十几个房间还在装修,到时候会装淋浴设备。”赵德江说。
怒江州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典型代表。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效益明显。“它不仅保护了青山绿水,还推动人们可持续地增加收入。”冰中罗镇党委书记李玉生表示,他们正在加快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升级,为夏季高峰客流做准备。
标题:(旅游头条)旅游“打卡点”上的脱贫故事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