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童年时看过的皮影戏
本篇文章1531字,读完约4分钟
《孙武空大战病妖》《最美的逆行》《与病毒赛跑》……自从新冠肺炎爆发肺炎以来,许多皮影戏艺人通过皮影戏作品宣传防疫知识,表达对医护人员的敬意。
皮影戏一直是中国孩子最喜欢的艺术形式。“御沟西朱门寨,记得当时的好兄弟。刘小邦·尹骑着一匹竹马,夜灯先生。这是宋代《太平广记》记载的魏庄童年生活。白天,孩子们在柳树下的竹马上玩耍。到了晚上,他们模仿成年人,用适当的方式用光对比来玩皮影。【/br/】皮影戏在古代有很多别称,如纸皮影戏、灯笼皮影戏、驴皮影戏等。它是集表演、歌唱、绘画、雕刻、音乐等多种艺术手段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被称为中国民间艺术的“活化石”,中国皮影戏历史悠久,始于先秦,盛于汉代,盛于宋代,并于元代传播到西亚和欧洲各国。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中国第29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热爱皮影戏,皮影戏在新年庆祝活动中不可或缺。清朝乾隆年间,赵本智记载当地农村皮影戏非常流行,尤其是春节前后,正月过元宵节,就唱“大辉窑”,二月二日是当地地菩萨生日,皮影戏艺人要唱“土地社”庆祝。
宋代是皮影戏发展繁荣的时期。根据北宋孟渊《东京梦录》记载,北京“华西”众多,“大小酒吧”50多家,可容纳数千人。“百戏”不计其数,其中有专门的皮影戏场地。【/br/】皮影戏之所以能流传几千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讲故事的力度。皮影戏擅长讲述历史的兴衰和英雄业绩。元末明初杭州学者瞿佑在他的文言小说《剪灯新词》中说:“南洼新开影剧院,厅灯兴亡。看乌江渡江,还叫英雄霸王。”《楚汉之战》《吕布三战》《忠厚》《包公安》都是经常上演的剧目。皮影戏演员也将根据现实生活创造新的故事。唐代元稹《光影》:“见于平常光影,玄宗潜伴太真。”在元稹时代,人们用皮影戏来演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br/】早在宋代就出现了一批雕刻技艺高超的皮影艺人。经过深思熟虑的南宋《武林外传》记载了杭州出现了一个叫“画皮社”的组织,里面有“英英人”,专门负责刻字和刻人。根据“宝宝”,南宋杭州皮影戏班使用的皮影箱——“皮影箱”中的人物分为大、中、小三种。电影制作人的头、身、脚要分开存放,随时准备使用。一个皮影戏班“人头1200个,大小影180个,杂使、茶酒、马车120多个”。这时,皮影戏的道具和材料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南宋时,吴在《录》中记载:“有皮影戏者,元汴京初用素纸雕成,后人巧作。它们被雕刻在羊皮上,并以颜色装饰,以避免损坏。”最初皮影戏的材料是用纸雕刻装订的,后来为了避免损坏和长期使用,换成了皮革,出现了我们现在常见的皮影戏。
“一条牛皮路,悲欢离合,半边脸,忠义邪恶。”皮影制作追求完美。在雕刻人物时,男性角色是“平眼,忠诚;圆圆的眼睛,凶狠的气质;线条眼神,温柔气质;豹子眼,气质暴”。雕刻时,必须通过特殊的雕刻方法来区分人物的表情。“想笑,嘴就翘;想心事,锁眉头;要凶狠,圆眼睛;如果你想变好,就睁大眼睛。【/br/】皮影戏领域虽小,世界却大。一个皮影戏艺人,简单的皮影戏道具,就能调动几千大军,旅行五千年。优秀的皮影戏人不仅要会表演,还要有多重角色。出来的人多了,声音就一定多了:武将说话有虎音,精神旺盛;军师说话带着鼻音,给人一种若有所思的感觉;萧声说话机智,而小丑们说话幽默而滑稽...武打场面如火如荼,枪来剑往,上下翻滚。在文学领域,要表现出弦乐与歌唱的协调性,旋律要优美,节奏要和谐,要婉转悦耳...【/br/】舞台上演的是皮影戏,也是现实生活。为了振奋精神,凝聚力量,皮影戏正是用这样一种独特的艺术方式,实践着坚持非物质文化的完整性和创新性以及“看人看事看人生”的应有之义。
(作者:邵奉利,辽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标题:(文化)童年时看过的皮影戏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