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闻}智慧养老,要让技术创新匹配现实需求
本篇文章947字,读完约2分钟
回顾2019年底,“智能养老”无疑是今年养老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今年以来,上海对智能养老的探索,以几个需要信息化和数据辅助的场景为切入点,选择了服务咨询、助餐等环节。通过与具体场景的深度融合,智能养老不再只是一个“样板房”,而是真正的“落地”,匹配老年人的实际需求,解决为老年人服务的痛点。
场景1:大数据平台
今年5月,民政局“上海养老服务平台”升级上线。目前,该市级养老服务平台正在积极完成与区级养老服务平台的数据对接。
以长宁区智能养老大数据平台为例,老年人通过输入自己的身份信息,可以直接匹配“个人标签”。智能养老大数据平台更像是养老领域的“公众评论”。老年人可以通过信息搜索找到自己急需的养老信息。同时,以老年人的身份信息为“原点”,所有与老年人相关的服务都会自动发出,涵盖助餐、日托等各个方面。大数据平台还可以详细跟踪老年人参与社区活动的频率。政府掌握数据后,可以向参与人数较多、服务需求较强的养老服务点倾斜补贴资金和扶持政策,使养老资源得到更好的配置。
场景2:“突破游戏”
80岁的陈阿姨戴着“智能手套”,盯着眼前的屏幕,开启了自己的“通关游戏”。对于她这样的认知患者来说,真正的问题是记忆力下降,行动迟缓。“记忆之家”将虹桥街整合为一个老服务中心,每位老人都会先做一个详细的数据分析,包括视觉空空间、整体运动等维度。通过“蛛网分析”后,系统会指向急需加强的老年人的能力,让工作人员在制定锻炼计划时有更多的方向。
同样是认知思维训练。江苏路街为老服务中心开发了一个面向老年人的虚拟现实培训评估系统。“入门难度”是模仿时钟的小游戏。工作人员彭告诉记者:“通过这种互动游戏,老年人可以慢慢提高他们的数字敏感度,增强他们的认知能力。”
场景3:移动食品帮助
对于上海500多万老年人来说,每天吃三餐是头等大事。为此,上海的许多街道都开发了上门送餐服务,然后智能应用在养老领域找到了立足点。半年前,周家渡街开始开发流动餐。老人只需要在手机上预定,就可以等着饭菜上门。街上有两种10元套餐,都是一大块肉,一块小块肉,两个素菜。实惠的价格吸引了很多常客。
此外,周家渡街还绘制了辖区内的助餐视觉地图。如今位于红山路的街道社区饭堂,每餐可以供应400多名客人,可以辐射到周边很多居民区。
标题:{健康新闻}智慧养老,要让技术创新匹配现实需求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